第七十七章 考试(1/2)
文成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是事实在的,村民们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也正是因为这种改变,所以才让更多的人相信,梅笑寒能够给他们带来神奇的力量。

  陆续有别村孩子被送到文成村来学校,由于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轨,梅笑寒便不打算在文城村多留。

  现在最让他头疼的事情是,盐和铁厂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无论是盐厂还是铁厂,让他都无从下手。

  技术人员的不足,以及施工所需要用到的材料,都是很大的问题。

  梅笑寒决定亲自体验一把打铁,感受一下劳动人民的工作。

  他找到了一家打铁铺,打铁铺也称“铁匠炉”。

  打铁铺是一间破房子,屋子正中放个大火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

  想要打铁,首先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移到大铁墩上,一个人掌主锤,下手握大锤进行锻打。

  上手经验丰富,右手握小锤,左手握铁钳,在锻打过程中,上手要凭目测不断翻动铁料,使之能将方铁打成圆铁棒或将粗铁棍打成细长铁棍。在老铁匠手中,坚硬的铁块变方、圆、长、扁、尖等形状。

  这种传统的打铁方式,虽然产量不是很高,打制出来的农具比较精致,只是这种产量非常低。按照现在的说法,成本过高,因为工时都是按每小时计算的。

  有这样一家铁匠铺,能够找到久违的工匠精神,自己也学着打制一些铁器,在打铁的同时也有不少的收获。

  村子里面总有一些人秉承着一些传统,他们不愿意改变,也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安于现状,这不能说他们顽固不化,因为有些人总喜欢老旧的东西。

  就像是现代人,对童年的东西总是很怀念,对于经典的东西总是很怀旧,有些东西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他所留下的一幕幕,一瞬瞬,是永远无法令人忘怀的。

  村子里守旧的老人,依然在用古老的办法播种,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非常的慢,或许是因为他们很老很老了,所以并不愿意改变。

  孩子们,接收新鲜事物最快的一代,他们的改变是最大的,当时间观念深深植入到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他们知道,一天只有24小时组成的,一天之内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因为改革进行得非常顺利,所以梅笑寒有了更多的时间对其他地方进行考察。

  整个城市,都是他的,所有的子民都是他的子民,所以他有权利也有义务照顾好他们。

  孩子们的学业成绩究竟怎么样,还得要考试来验证,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证明他们学到了知识。

  考试的内容非常实际,语文考的是实际交际用语,用普通话去与另一个人沟通与对话,数学考的是算数,买一样东西,该付多少钱,又该找多少钱。

  考试的地点搬到了一条街上,这种村子的商业街,每个商铺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这个组织的一部分,他们只拿工资,他们是这个组织的成员。

  这样的考试方式非常特别,有点类似于情景对话,但比情景对话更加实在。

  商铺的老板其实就是考官,每家商铺卖的东西不一样,所得的分值也不一样,有卖瓷器的,有卖茶叶的,也有卖糖果和学习用品的。

  学校给每个孩子发了一百元,实际上这并不是钱,只是一种卷,类似于现在用的饭票粮票之类的,虽然现在饭票和粮票都不用了,但是在这个小村子却流行起来这种东西。

  在这个时代,这些有不同面额的卷实际上已经等同于货币,因为孩子们可以用这些去卷买他们任何想要买的东西。

  比如家里所需的油盐酱醋,比如学习用具,再比如还有农具都可以从商店里买到。每个孩子发了一百元的卷,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因为这一百块钱能买到很多东西。

  比如说铅笔,只需要一分钱一支,当一个孩子拿着百元大钞去买一支铅笔时,售货员就会问他,你用一百元钱来买铅笔,买一支铅笔,我应该找你多少钱?

  作为第一考官,梅笑寒也参与了考试,他是监考官。

  他来到了第一家店铺,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