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农业改革的困境(1/2)
一个团队里,总是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行为习惯也不一样。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这一点梅笑寒早就意识到了。作为一个领导者,或许不需要是个全才,但至少需要有领导者的魄力。

  领导者能够人尽其才,梅笑寒最佩服的人就是刘云,虽然刘云本人的能力不是很强,但是为刘云效力的人能力非常的强。

  自古以来,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毕定是有一个能够凝聚力量的团队,他们不会因为有小风小浪而被打倒。然而这种凝聚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的是时间。

  从收买人心做起,这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梅笑寒望着眼前的青年,道:“看起来你倒算是有点文才!”

  “只不过...我并不相信书中的那一套。”

  “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自古以来,官官相护,有那么点屁大的权利就喜欢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这样的人嘴上说出话来头头是道,背地里却另做一套。

  梅笑寒望着青年,道:“你觉得你有能力做什么官?”

  梅笑寒这突如其来的一问,让青年错愕不已,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当官的老爷会这样问。

  “我只是一介布衣,并我无从政经历,恐怕难以胜任!”

  “你倒是挺实在!”

  梅笑寒道:“你先去帮我做一件事,帮我找十个会写字的人来!”

  “此事倒是不难!”

  于是青年照办,很快便找来了十个人。

  当这十个人找来以后,梅笑寒却连连摇头:“不...他们一个都不合格!”

  “我们都是上过学堂的人呀?怎么就不合格了!”

  “梅大人,不可以貌取人呀!”

  众人议论纷纷,表示不满。青年道:“还请梅大人明示!”

  “他们都太老了,早已经顽固不化,难以接收新鲜事物!”

  “哼!真是岂有此理!”

  “这也太看不起人了!”

  众人纷纷甩袖而去,留下青年尴尬地站立着。

  “梅大人...接下来该...该怎么办?”

  “你去给我继续找呀!”

  青年道:“不瞒梅大人所说,梅城此地情况特殊,因为连年的战乱...百姓温饱都是一个问题,想要找出能够读过书又识得字的少年无异于大海捞针!”

  “这个问题你不会想办法去解决吗?”

  青年愣了几秒,道:“我明白了,于是便转身离去!”

  张云道:“梅大人,你这是为何呀?”

  梅笑寒道:“我只是在考验他,考验他的耐心,此人心浮气躁却又高傲无比,有点才华却有自持清高。”

  “他能找到十个既读过书又会写字的少年吗?”

  梅笑寒很肯定的回答:“当然!只不过会很难...”

  古人的教育资源绝大多数分配在名闻望族之中,莫非是富家子弟或是官宦后代,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知识。

  青年想要找到这些人,就不得不调转方向,目标直指这些富家子弟或是官宦后代。

  于是青年便转头要离去,被梅笑寒拉住了,道:“听说你的马已经死了,我再送你一匹,权且当做你的交通工具,完成任务以后另有重赏。”

  青年听闻以后,感动得痛哭流涕,道:“学生一定不辱使命!”

  送走青年以后,梅笑寒一直忐忑不安,他并非是担心青年一去不复返,而是在考虑另一个问题。

  这座城市的一切都混乱不堪,绝大多数的文化水平非常低,想要大治非常的困难。

  于是又把方向转回到了农业,首要任务是人民能吃饱饭,肚子都没有填饱又有几个人会去学习呢!

  虽然现代有“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样的话,可这句话放在古代却不适用。

  把张良派去到农村走访调查,统计全城百姓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有几天时间了,现在梅笑寒正等着初步的调查结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工具,做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农耕用具缩短了农民的劳作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