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乱世生存法则(1/2)
梅笑寒所发布的话题在讨论引起了很大的反应,被管理员置顶到了顶部。

  “关于乱世生存你知道多少?”

  多数人都是抱着一种玩闹的心态,在下面的留言也多半是一种玩味。

  留言和评论如雪片一般的弹出来:

  “搞毛啊!”

  “乱世生存,开怪呀!”

  “开局全靠一把刀,双击666,雄起啊!”

  “点击链接...野外生存指南...只要6块6,不好意思,看错了...”

  “只要胆子大,什么都不是问题,楼主带上我呗!”

  实际上所谓的网络求助并没什么作用,只有真刀真枪的到实地去考察,才会知晓一切。

  然而至少让梅笑寒明白了一件事情,许多事情都靠不住,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准备过了充足的物品和装备,足以满足半年的需要,然而现在有一个问题并没有解决。

  去哪里找一个这么大的仓库储存东西,何况还是在一个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虽然历史步入公元960年,已经意味着混乱的五代十国即将结束,然而一个小人物去到这样的时代,还是存在着许多危险的。

  老乞丐道:“所谓的储存空间,只不过是对于一个空间的利用而已,只要所处的那个时代拥有足够多可利用的空间,任何空间都可以被用来使用。”

  所以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采购物品!采购物品!采购物品!

  虽然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大型超市都关门了,但是还有很多的商店并没有关门,比如大米店、药品店、服装店等等。

  特别是粮食店,梅笑寒觉得非常有必要去光顾。民以食为天,特别是在乱世,就算有足够的银子也未必能买到足够的粮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空话,古代行军打仗,兵力是第一要素,其次最重要的便是粮草了。

  行军打仗,想要生火做饭,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现代化军粮便产生了。

  一战前,美国制定了基本战地军粮规格,即C、K、D和E4种口粮,C口粮是基层部队的主要口粮,其目的是给士兵提供“一天三顿足量、满意的饮食”。K口粮则提供给深入敌后作战的游骑,以经冷冻、干燥处理后的食物为主,其重量和体积都比C口粮小。D口粮是应急战斗口粮,通常是巧克力之类的高热量食品,人手一份,供一餐食用。

  最豪华的当属1950年开始出现在朝鲜占城上的E口粮,由7个罐头、1个附件包和20支香烟组成。这些百姓听起来很不错,但士兵吃起肉来觉得像嚼锯末,面条、土豆吃起来则像糨糊。美军曾用E口粮赈济韩国难民,结果却被韩国老百姓拿来喂猪,因为太难吃了。

  另外,午餐肉这东西现在人们经常吃,其实这东西一开始也是因为供应军队而发迹的。

  俄军平时的基本口粮标准有6种,战时有10种,还有5种补充口粮,3种干口粮标准。俄军条例中对这些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每个军兵种每日食品的供应都有据可查。这些规定非常详细,除了空军、潜艇兵、特种兵伙食标准不同外,一般部队的巡逻队伍、哨兵和执勤分队的标准也不相同。

  同时,对面包的面粉等级、肉制品原料来自动物的什么部位也有严格要求,营养价值较低的制品就要增加供应数量。俄军的菜谱也十分丰富,包括鱼、肉、蛋、奶、糖、茶、黄油、可可粉、巧克力等,对蔬菜的规定更是严格,土豆、甜菜、洋葱、胡萝卜、新鲜的卷心菜或酸菜等蔬菜每天一样都不能少,并且分量也都有要求。此外,每天都吃的干果和新鲜水果也也明文规定。

  先秦的兵役制度是井田制,基本上是10户出一个兵,带相应的粮食。《国语·鲁语下》记载,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刍、缶米,不是过也,先王以为足。一井,九夫所居之地,也叫一田。稯禾,40把禾杆,做牛马草料。秉刍,一把柴禾,生火用。缶米,米16斗。16斗米,勒紧裤腰带,也就够吃一个月的,剩下的只能国家统一征发调配。

  征收的军粮,基本是谷物,糜子、水稻、小麦、大豆。谷子,没脱壳的叫粟,脱壳后的叫米,当时的主粮是小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