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生一世一首诗(1/13)
……

  上一章在突尼斯国王穆罕默德四世“量我国之物力,结西人之欢心”的呼声中结束了;但回到1495年底,对于当时的斐迪南来说,此事尚是后话。他还在致力于一些技术研究……

  在1493年,斐迪南进行了广为人知的“大气压测量实验”和“马德里-罗马半球实验”这两个确定大气压的存在并测定了大气压的实验。一个“标准大气压”被定义为101325“帕”(帕尔马,作为大气压测量实验的地址代替帕斯卡这个人名)。

  这一实验让斐迪南在科学界树立了声望。后续,斐迪南又制定了斐氏温标,等同于后世的摄氏温标。

  斐迪南进行了单摆和傅科摆的实验——这两个实验及它们的结果对外保密,因为两个实验的结果联合起来说明了地球的自转,严重冲击地心说,因此还不能公开。

  从技术上,斐迪南依据单摆让工匠们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摆钟,并且很快又制成了一百多座。

  现在,列举斐迪南的这些科学技术成果,斐迪南并不是要展示自己是怎样让牛顿最后哭死在苹果树上然后取而代之,也不是为了昭示自己建立的科学神教的崛起,虽然(*σ??`)σ这些日后都要成为事实……

  而是为了指出这些成果在推进工业的近代化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时间的进一步精确测量,为近代工厂准备了时间表。得以发展运用水力卷轴纺纱机、走锭精纺机、水里织布机这样先进织机的棉纺织厂。

  大气压力、温标方面的科学突破,则为人类历史上震撼的一次动力突破提供了理论基础。

  ……

  这就是。

  ……

  蒸汽机。

  ……

  不错,想法很好,然而……

  “你们……”斐迪南一脸复杂地看着面前的众位工匠,这都是阿拉贡和西西里技术水平最高的工匠,还有两人是从佛兰德请过来的。

  “就给我做出了……”斐迪南召集他们为王室服务,是为了制造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动力机——蒸汽机。

  当然,是初级低配版的。斐迪南也不想老是当神,神也是很累的。当时,斐迪南简单地阐述了蒸汽机的原理。然后就把这事情交给工匠们了。

  一年过去了,在盒日这天,刚刚接到柏柏尔人袭击梅利利亚城的斐迪南,接到了巴塞罗那的工匠们制成蒸汽机的报告。于是斐迪南连忙过去一观,然后他目睹了工匠们的杰作……

  “这种东西?”

  这,是一台原始的蒸汽机,它所能产生的动力是……1马力。

  一个相当刺眼的数字。

  它大约达到了,英国蒸汽机在1702年的水平。

  其实,就这个时代的西班牙工匠而言,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因为西班牙的工业本就不发达,落后于西北欧。

  而现在他们制造的蒸汽机,在15世纪末能够达到1702年英国的先进水平,只是靠着国王的思路和指点,以及两名佛兰德优秀工匠的配合指导,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果了。

  毕竟,即便到了1820年,在英国的重要工业城市伯明翰,也只有16台蒸汽机,总蒸汽动力不过1000马力。

  1马力已经真心了不起了。

  可是斐迪南仍然不满意!

  首先就是,虽然情有可原,但是1马力,这点微薄的动力,对于挖煤为代表的采矿业以及棉纺织业而言,都大大地不够用。

  尤其是,还存在两个限制性因素。此时的1马力的蒸汽机,因为技术所限,并不会比19世纪初15马力的蒸汽机要轻便。费时费力,造成不能移动的1马力的动力机,得不偿失。

  尤其因为西班牙特有的第二个限制性因素,让这种问题更为突出。

  老话题了,缺煤缺铁啊!

  尤其是现在这种原始版蒸汽机,效率非常低下!1马力的动力都要耗费大量的煤,西班牙本来就没有多少煤矿,品位也不如英国。斐迪南严重怀疑,这种蒸汽机来挖煤矿,会不会消耗比产出还要大!

  用来做棉纺织的动力,也是够呛的,基本可以否决掉,除非你一直从英国大量进口煤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