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圣光的故事之【恺撒与基督】(1/4)
更新晚了。抱歉。

  ……

  “让枪炮去屠杀他们,让法律去管束他们,让基督去感化他们!恩威并重,刚柔并济!”

  这就是斐迪南对于印第安人和其他地区土著人民族政策的简要概括。

  不仅仅适用于被征服地的土著民族,也包括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摩尔人。

  不过,与摩尔人之间的争端,那可要更加残酷得多,就不是能够轻易“和解”的了——即便是基督徒强加过去的“和解”。

  ……

  不过,还是回到圣光这种手段的运用上来。

  加强对印第安人的管理和控制,要点是控制他们的活动,消灭他们的文化。

  ——斐迪南

  我们需要改造印第安人的生活,肉体,精神和信仰。

  ——斐迪南

  多数【自定义】印第安人还不能算完全的人;他们在吃人和杀人方面,是狗;他们在弊习和待人方式上,是猪。

  ——斐迪南

  尽管……(有这些恶劣的行径)……我们还是要仁慈地保障那些被征服的土著人部落和大部分俘虏的生命,因为那不仅拯救他们的生命,也让基督徒们得以获取足够的农作物,以让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都免于饥荒和死亡。

  ——斐迪南

  “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需要两个方面共同的努力与合作——恺撒与基督。”

  ……

  恺撒与基督,是西方世界长达两千年的话题。基督徒在罗马帝国,从默默无闻,遭受迫害,到繁荣兴盛,主宰帝国。基督教迅速壮大起来,却让罗马失去了普世帝国的包容。

  罗马帝国灭亡了,基督教会却兀自壮大起来。各蛮族相继建立国家,都先后皈依了基督教。尽管1054年发生东西教会大分裂,但欧洲西部还是完全笼罩在天主教的权威之下。

  欧洲各君主国和罗马教皇之间的恩怨情仇,从来就没有停息过。

  查士丁尼时代,教皇得去恭恭敬敬地拜见东罗马帝国皇帝。当时罗马不过是基督教五大教区之一。

  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皇的关系就纠缠不清了,皇帝需要教皇加冕,但皇帝也有权组织宗教会议,选举和罢免教皇。

  到了亨利四世,皇帝已经不得不遭受卡诺莎之辱。当然,亨利后来又报了仇,1080年,教皇格列高利再次宣布开除亨利四世教籍,而亨利也在同年组织经过19位主教和大主教表决的宗教会议,再次罢免教皇。1084年教皇被亨利率军围在罗马七个月,虽然诺曼人的援助迫使亨利撤军,但罗马反被诺曼人洗劫一空,教皇也于次年病死,死前恢复除了亨利以外所有人的教籍。而亨利似乎(在当时人可能会这么觉得)真的受了影响,被自己的儿子政变刺杀了……

  这轮过后,皇帝和教皇继续撕,然后下一位教皇又进行了反击……阿尔卑斯山两侧,德意志人对于南边的基督在世代表,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和感情。

  阿拉贡和教皇也是纠缠不清,当年西西里晚祷事件后,安茹的查理被放逐。佩德罗三世吞并那不勒斯,但是法兰西籍教皇马丁四世将佩德罗开除教籍,并给阿拉贡停止圣事的处罚,废黜他的王位,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宣誓。还把王位给了法王的儿子,于是阿拉贡国王的次字遵从教皇命令和法王一起对付父亲……

  而我大法兰西也是搞过阿维农之囚的国家,给过教皇七十多年的屈辱记忆……

  就连葡萄牙,也曾经与教皇因为划分地球的事情起了分歧,当然仅限于分歧。不过若昂二世临终向教皇申请由自己私生子继承王位的特许请求在本国贵族的阻挠(以及斐迪南喜闻乐见的目光)下被拒绝了,算是也被教皇冕下坑了一把。

  西班牙,当前算是和教皇关系最好的国家了。天主教双王与亚历山大六世教皇间有两私三公的情谊——

  两私,乃是教皇出身西班牙和斐迪南的日常送钱。

  三公,乃是征服格拉纳达,发现新领地传播福音,以及——正在进行的柏柏尔战争(下一章会提),西班牙对天主教确实做出了卓越贡献。

  考虑到亚历山大六世教皇冕下如果不是倒霉或者被暗算喝了毒酒——不管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