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飞剪·盖伦船(1/2)
PS:关于飞剪·盖伦船的详细模式,各位除了看这个章节,还可以去《神眷西班牙》看,是一样的。至于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写,第一个是为了水点字数,凑点章节。第二个是毕竟是两本书,我这本书的产品还是要专门介绍的,虽然几乎是一样的。至于作者的良心问题,当年(也就今年)就是看到《神眷西班牙》这本太监书惋惜,所以想要缔造一个大板鸭帝国。所以借鉴谁作者都不好意思,唯有借鉴这本书完全没毛病,有种本是同根生的感觉……

  ……

  纽芬兰的盐渍鳕鱼做好以后,就要用远洋渔船再运回去。

  今天早上,三艘海船突兀地出现在海岸线不远处。

  海岸线上或者沿海海面的水手、渔民们,有些人注意到了这三艘船的问题……

  好快啊!

  没错,这就是斐迪南给新大陆开拓者们的福音:飞剪·盖伦船!

  这三艘船上装载的主要物品,是盐。用来腌制鳕鱼的盐。过几天,它们又可以把腌制完的鳕鱼运回去。

  飞剪·盖伦船,是斐迪南考虑加强新大陆与西班牙本土的联系,乃至提升伊比利亚和整个世界的航运速度和安全性而创造的产物。

  在大西洋上,日后将有为数众多的鳕鱼、蔗糖、食盐、香料、金银铜乃至硝石、煤铁等物资往来运送。

  物资运输的速度有待提高,但是安全性急需保障。

  在斐迪南看过的一本小说中,以及真实的历史中,西班牙的船队就被英国人和荷兰人的海盗船给洗劫得苦不堪言。就算日后斐迪南谋取佛兰德统治权成功,那也仅仅是去掉了荷兰人,而英国人可能的海盗船是个大麻烦。

  尤其是当斐迪南了解到西班牙与佛兰德的历史联系通道后更是感觉糟糕,假如谋取佛兰德成功,那么海路联系十分重要,借道神罗总是很不靠谱的样子……

  所以斐迪南一直在加强海军的实力,防范英法的海军和海盗。好在法国人的海上力量很不咋地,不然法国人天天在英吉利海峡打劫捣乱掐住航线,那麻烦就更大了。

  装备了18磅英制寇菲林长炮即“红夷大炮”的盖伦船得到了很大发展,吨位从500~600吨的中型盖伦船,到800~1000吨的大型盖伦船,编入了强大的地中海舰队。

  解决了法国人以后,这地中海舰队也不待在澡盆里玩耍了,跑到大西洋上去打劫法国人了。

  什么?你说怎么还在打?呵呵,战争结束还早着呢!还要打一年多呢,只是现在没写出来而已。

  至于比较寒酸的卡斯蒂利亚大西洋舰队,斐迪南则援助了一批盖伦船武装商船,但都是中小型的,而且是早期版,航速比现有同级别帆船提升并不太多,咳咳……其心可诛!如果不是为了防备老婆,那么指向性就很明显了!

  ……

  据后世得来的一些资料和斐迪南看过的相关历史小说,到16世纪下半叶和17世纪初盖伦船最快跑出10节航速,而海盗快船有12节左右的最大航速。

  当然,装备了强大火炮的盖伦船武装商船或者盖伦战舰打海盗船是可以把对方轰杀成渣的,可是,海盗船又不是打劫盖伦战舰或者武装商船队的,而是打劫类似落单的运盐船、而且是武装弱的那种盖伦船,这类弱小可欺的船只。

  这就难办了,想要清剿或者打击报复海盗的话,却追不上人家。

  比速度快的家伙,斐迪南是有一些的,比如说,他很早就下令生产了一批飞剪船,在撒丁岛和巴利阿里群岛以及伊比利亚东海岸这些地方巡航,充当海岸警卫队,打击走私和间谍,谨防北非海盗、法国海军、土耳其舰队这些不怀好意的存在。

  飞剪船中的佼佼者,卡萨蒂克号高速运茶帆船是一艘铁肋木壳飞剪船,花费16150英镑建造,全长85.34米,宽10.97米。空载963吨,满载2133.7吨,满载吃水6.1米。可装载1700吨,实装1534吨货物。船员28-35人。斐迪南收藏了它的全套设计图纸。从伦敦至广州,该船约需100天。有记载的的最高航速是17.5节,相当于32.4公里每小时;24小时最远航程是672公里,折算时速约为15节,相当于28公里每小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