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新武器(上)(1/2)
“终于有更新了……”

  斐迪南并不是在感慨作者,他指的是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军队的新武器。

  燧发枪工厂在撒丁岛上已经初步建立,产量不再那么坑了,每年几百支的样子……力争1495年度过千吧,反正当年也用不上,到了1496年,就可以向数千、上万冲击了。

  另外斐迪南决定革新一下火炮的技术。

  根据若干资料,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火炮的合格率还是蛮高的,举个例子,铸造一根炮管的报废率只有……80%左右……

  这怎么能忍?

  关于炮管的制造,一方面,利用之前发展的冶炼钢铁技术,推广使用中低碳钢制造枪炮管,同时用熟铁铸炮也是很重要的炮管,质量必须要有严格保证。

  此为,撒丁岛上雇佣了一些经过严格审查、拖家带口的英国工匠——这个时候,卡斯蒂利亚和英格兰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是睦邻友好的蜜月期,接下来两国将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共同投身反对法国的意大利战争,目前双方最大的争议就是——联姻的时候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共同)应该出多少嫁妆。

  按照历史,英格兰人果不其然地要求把嫁妆提升为之前议定的两倍,理由是英格兰的物价高……(英格兰大使的原话是“我国面值最小的硬币也值八个西班牙马拉维迪”)

  “问问他们的盐价是多少,不是和我们一样都是4先令每夸特吗?”斐迪南写了一封信吩咐西班牙大使。

  伊莎贝拉女王的信息量没有斐迪南这么大,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法——她在回信中这样指示大使:“把我们应允的嫁妆数额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

  好吧,这不是什么大事。目前阿拉贡对英格兰的煤炭、钢铁的进口正在增加,英格兰政府和商人都对此感到十分高兴,一点嫁妆的钱也不算什么了。

  不得不感谢现在西方还是天主教大一统的时代,英格兰和西班牙没有什么宗教和民族仇恨,因此引进工匠比较容易。

  看来这《至尊法案》出台的时候务必从速进攻英格兰,在新教的苗头开始侵蚀独立的英格兰天主教前将之扑灭,甚至想方设法让英伦三岛并入西班牙。在三十年战争期间,甚至还要实现扑灭新教的理想,当然,这个没法让斐迪南实现了。

  这两招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斐迪南发挥自身优势,借鉴(抄袭)后人的火炮制造技术。

  斐迪南对此决定引用某(以及所有同类)的普遍方法——铁模铸炮法以及罗德曼铸炮法。

  早在新大陆时,斐迪南就每天抄录记忆中的铁模铸造火炮法(炮与图一旦合在一起,会导致和谐)这本大作。

  这本书是从哪里来的?这是龚振麟发明的方法,但是它被非常详细地收录到了魏源的《海国图志·卷八十六》中——魏源真是个好同志!

  “先用每瓣内面,用细麦麸灰,和细沙泥调水,用扫帚薄薄刷匀,如粉墙状。次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刷之,两瓣相合,如合瓦形。用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余法皆与用泥模同。……”

  斐迪南将抄录好的方法以及图片送交撒丁岛上的以撒·阿布拉瓦内尔等人,作为本年的圣诞礼物。

  铁模铸炮法是龚振麟正值鸦片战争英军入侵之时发明的,大大提高了洙炮的速度和效率。

  由于西方工匠是按月计薪的,并不以铸炮数量计薪,因此此法有助于大大降低成本,可以缩减达二三十倍左右,当然,由于小麦丰收以及棉纺织的进步,撒丁岛现在是不缺钱的,甚至导致欧洲平均粮价降低25%,法国部分地区遭遇粮食倾销(见后面“撒丁工农业”)。

  不过,铁模铸炮法也是有缺陷的,比如说铁的白口化之类的。

  斐迪南又开始鼓捣“罗德曼铸炮法”,又称“内膜水冷技术”。

  火炮铸造废品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炮管内外的冷却速度差距问题。而且炮管的口径越大,炮管壁也越厚,炮管内外冷却速度的差距也越明显,由于这冷却速度的差距,许多材质不好,不够均匀的炮管,就会在冷却时因为热胀冷缩而在火炮身管产生裂痕。而身管出现裂痕的炮管,自然就是废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