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教皇送出新大陆(1/2)
自从哥伦布归来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新发现土地的争夺就开始了。

  若昂二世认为葡萄牙从前多次获得教皇的背书,早已占得先手。但伊莎贝拉女王速度更快,她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想要保证西班牙对新大陆(斐迪南已经跟她说过那是新大陆)的所有权,需要请得教皇的最高裁决。在哥伦布还没有回到巴塞罗那宫廷时,她的使者就出发了。斐迪南趁此机会把1493年答应送给教皇的一万杜卡特翻了两番让使者一起带去。

  对于亚历山大六世的富足,这点小钱实在是薄礼了,但是斐迪南让使者以伊莎贝拉的名义送去,这样就“礼轻情意重”了,因为卡斯蒂利亚的国库那是空虚得很,女王没钱,全欧洲都知道……

  教皇作为西班牙人,自然是力挺祖国的。尽管伊莎贝拉和他的关系不是很好,但她请求的教皇都给了。而且斐迪南改变了历史上的做法,一再对教皇示好。

  看到女王送来四万杜卡特金币,亚历山大六世感动得一塌糊涂,哥伦布远航女王绞尽脑汁才凑了五千多啊!于是教皇迅速采取行动,连续发布四道诏书。

  首先,教皇还是要矜持一下的,他在诏书中强调,传播宗教福音是授予卡斯蒂利亚领土的主要理由:“这一项(传福音)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由于天主的怜悯与恩宠,我被传唤到圣彼得的圣座上,尽管我没有圣彼得的品质(很有自知之明)……你们为天主的圣名增添了荣耀……”

  然后就是上干货了。

  其中1493年5月4日的诏书确定:

  “在北极与南极之间画一条线,该线距离一般所称的亚速群岛与佛得角应有100里格(通常1里格视为5.92公里)。在该子午线以西和以南的已发现和即将发现的所有岛屿与大陆,无论是印度还是其他地区,均属于卡斯蒂利亚与莱昂的统治者。”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诏书和历史上一模一样,把子午线以西的地区完全划给了“卡斯蒂利亚与莱昂的统治者”,也就是伊莎贝拉女王,和斐迪南是没有关系的。

  当然斐迪南不会因为这个事情和老婆抢东西,他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教皇在这份诏书里,显然是故意只提及了子午线以西的归属,子午线以东却语焉不详。这是教皇帮卡斯蒂利亚争取权益的一种战术,葡萄牙如果想获得线以东土地的归属权,先得承认线以西地区属于卡斯蒂利亚。

  亚历山大六世没有想到,自己故意不写线以东地区的安排,反而让这份诏书更加名垂青史。

  尽管亚历山大六世的个人名声不好,但他之后的教皇,都高度评价这份诏书,将它称呼为《子午线诏书》,因为这一份诏书是“历代教皇规模最大的、影响最深远的、而且是最后一份得到完全贯彻执行的处置世俗权力的诏书”,它被视为中世纪末期教皇强大权力的最后象征,凭借它,西班牙真正地占有了诏书所给予的半个地球,甚至比诏书规定的还要更多。

  “这份诏书使得地球上百分之六十的人口,最终都信仰天主教,而基督教国家中,保持东正教信仰的仅有俄罗斯,至于俄罗斯,到1992年,它有四分之一的基督徒已经改宗天主教。”——《全球通史》

  而日后强大的西班牙大帝国,也如历史一样,始终支持罗马教廷,成为实力日衰的教皇的坚强后盾。凭借超级大国的庇护,教皇在此后五百二十多年里始终还保持着四万多平方千米的教皇国。

  2015年,在历代教皇的努力下,托斯卡纳最终通过全民公投加入教皇国治下,当时的采访中,有个俄罗斯记者(俄罗斯是东正教)充满火药味地问教皇说:“我国的弗拉基米尔首相曾经询问,教皇有几个师?”

  方济各:“只有两个,而且其中一个在斯摩棱斯克。”

  当时俄罗斯已经遭受欧洲联盟孤立压迫长达三百六十七年(1648~2015),事实上之所以没有变成天主教国家,完全是西班牙帝国在欧洲东侧故意“制造”出来一个威胁以团结欧盟七国,欧洲诸国不断向波俄、瑞俄边境增派兵力,斯摩棱斯克数百年来一直被波兰立陶宛联邦占领,到2015年时,欧盟七国和教皇国仅在斯摩棱斯克周边就集结了8个师25万军队,直接威胁莫斯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