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淡水保鲜(1/2)
解决了情报组织和屯垦兵团的问题,斐迪南又把注意力转到了第二次远航上。

  地理大发现时期的航海条件是十分恶劣的,搁浅家常便饭,海难纯属正常,就连迪亚士,也是遭遇海难死在了卡布拉尔发现巴西后返航的路上。经度也不能测定。

  以上这些斐迪南是无法改变的,当然他给自己率先用了盖伦船,至少生命安全系数提高了一点,不过他在另外两个问题上却有解决的办法——淡水保鲜和坏血病。只要柠檬就可以解决一切了,虽然朗姆酒也可以,但目前他还没有时间专门为了朗姆酒种甘蔗,而且甘蔗不适应欧洲的气候,现在产量不高。

  完整的柠檬在常温下可以保存一个月左右。在淡水中滴加几滴青柠汁就可以对淡水进行有效保鲜。

  但是一个月时间,刚好够从欧洲到新大陆,进一步航行时就无可奈何了。此外斐迪南也看过一些网文,似乎青柠汁并不能包治百病,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深,在温暖水域待久了,淡水还是会变质,又要靠朗姆酒来解决。

  但是斐迪南不会轻易放弃,他的对策是从柠檬中直接提取天然柠檬酸。

  天然柠檬酸的提取过程主要如下:

  1.原料:将柠檬榨汁。

  2.中和:柠檬汁加热至75摄氏度时,逐渐加入碳酸钙乳浆(最好为15%浓度),继续加热2小时,初温控制在5摄氏度左右,最后可升高到100摄氏度,至溶液呈青绿色时,即表示已完成中和反应。然后静置沉淀,此沉淀即为果酸钙(以柠檬酸钙为主)。

  3.除盐:所得柠檬酸钙含有盐分,可用清水洗涤,加热至70—80摄氏度,反复多次,直至盐分除净为止,干燥备用。

  4.酸解:柠檬酸钙浆液加热至60—70摄氏度,加入浓度为35%的硫酸,沸腾3小时左右,待柠檬酸钙分解完成,即静置沉淀,上层清液为暗红色柠檬酸溶液。

  5.浓缩、晶析:将暗红色柠檬酸液进行浓缩,至固形物含量75%时,于结晶缸内静置结晶。4—5天可完成晶析。

  此时斐迪南之前做的那些科研工作就体现出价值来了,比如说他现在可以测定摄氏度温度。至于硫酸的浓度?浓硫酸或者纯硫酸稀释到2/5就搞定了。

  说到硫酸的制取,又得费一番功夫了,暂时斐迪南没有管硫酸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问题,而是采用17世纪发现的早期量产方法——将硫与硝酸钾混合蒸汽加热制出硫酸,在这过程中,硝酸钾分解并氧化硫令其成为能与水混合并变为硫酸的三氧化硫。

  看来科技真的是一环套一环,科技树不是你想点哪里点哪里的。

  这个时代的条件,斐迪南并没有应用活性炭搞什么脱色处理,暗红色的结晶水合物看上去一样很有美感。

  柠檬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并且是化妆品,药品和饮料等产品的成分。从生产之日算起,柠檬酸的保质期是三年。在原始密封容器内保存,这种酸的化学构成和效力能保持稳定至少5年时间。用于航海完全够了。

  不过,并不是说柠檬就不要了,柠檬富含维生素C是对抗坏血病、中暑烦渴、支气管炎等疾病和症状的利器。

  柠檬在欧洲从15世纪中期的意大利城市热那亚开始得到种植,维拉法兰卡柠檬产于意大利西西里岛,果实椭圆形,单果重140g左右,少核,果顶部乳突明显,果皮浅黄色,较光滑,果肉柔软多汁,味酸,香气浓,品质佳。

  斐迪南因此从西西里调拨订购了几百棵柠檬树,用于制取柠檬酸,还有一些移种撒丁岛。这时西班牙本土也开始产柠檬了,不劳他费心。

  这个时代的船队大规模远航,因为淡水变质生病还有得坏血病的死者不计其数,用酒类作为替代品的成本也非常高。现在有了柠檬酸的生产工艺,斐迪南的船队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并且减少人员损失。

  自然,这一技术需要严格保密,只在撒丁岛进行柠檬酸的提取,尼德霍格小组的总部既然设在撒丁岛,他们的首要任务自然就是技术保密。自家的技术都保不住,那么谈什么刺探对手?对于保密,斐迪南是很有信心的。当年英国仅凭立法禁止纺织工人出境,就把水力纺纱机保存了十年,而且还是在众人皆知,各国求“贤”若渴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