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儿女(1/4)
“宫廷学者们告诉我,向西到达印度的距离远远超过哥伦布的估计,所以他不可能到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其实宫廷学者们没有说错,某种程度上,哥伦布是个大骗子,但他是一个最伟大的骗子!”

  “最伟大的……骗子?”胡安王子冷不丁插了一句。这两个词似乎不太配?

  斐迪南盯着胡安王子看了一会儿,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王储才能并不是很出众,但是十分受人喜爱,但是他的身体一直以来都很不好,他的颚部是“娇嫩的”,饮食必须经过细致调控才能维持体力,他此前已经在疾病缠身中度过了很多岁月,与父亲斐迪南的强健体魄恰恰相反,他死得平静而又不明不白,连百度搜索都没能给斐迪南带来有用的信息,据他所了解的最多信息来看,胡安是死于结核病,如此一来,便是无药可救了。

  结核病在现代仍然很不好受,中医的偏方网上一大堆,但是并没有什么大用,尤其是在古代。况且新航路尚未开通,他想搞偏方也不成,让他为了胡安王子的病专门派舰队绕过好望角去中国?那不知道会引起多大国际纠纷,,葡萄牙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对新大陆的探索也会受到影响,代价太大了,如果是伊莎贝拉需要他可能会试一试,但是其他人,尽管是至亲,与他的百年千年帝国伟业和半个地球的浩翰领域相比,还是不够让他动心的。政治确实比较残酷,亲情往往被当作交易的商品。

  貌似自己的儿女下场都不怎么样啊!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那个女儿甚至未命名,出生当天就)已经夭折了,王储估计是活不过自己和伊莎贝拉了,就算不联姻也一样,大臣们对此早有察觉。还有伊莎贝拉公主,虽说是难产,以及丧夫逼嫁的打击,但是她自己极为极致的斋戒还有经常极端简洁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也可能是丧夫后才这样的?但是斐迪南不会为此就去帮葡萄牙王储延年益寿,他也帮不了),长寿也是很难的,也是难以活过自己。胡安和伊莎贝拉公主在1497和1498年去世,斐迪南发现自己很可能会看着他们死去……牵涉到联姻、历史,而且寿命本就难以长久,他下不了决心干涉。比如说伊莎贝拉公主,如果她不再婚,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关系会出现裂痕,而且会影响到伊莎贝拉女王的一个大布局:15世纪90年代初,葡萄牙宫廷的一系列变化显示出曼努埃尔成为葡萄牙国王的预兆,而西班牙胡安王子的病弱之躯显现出伊莎贝拉公主成为王位继承人的可能,而当伊莎贝拉公主第一次去葡萄牙时,曼努埃尔就被她的美貌和舞姿迷住了,曼努埃尔正是伊莎贝拉的第二任丈夫,再结合(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中西班牙的让步,伊莎贝拉公主丧夫之后伊莎贝拉女王一直向她施压要她再嫁……伊莎贝拉女王或许想把地球分成两半,自己占有其中的一半,另一半则给予自己女儿的后代,然后当伊莎贝拉公主生下儿子之后,西班牙与葡萄牙,西半球与东半球,伊比利亚与整个世界,统一于她的后辈手中……真是个大局,本来几乎要成功了,尽管伊莎贝拉公主难产,但她生下的儿子却继承了父亲对葡萄牙的王位继承权和母亲对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王位继承权,有望一统伊比利亚半岛和它们的海外帝国。不幸的是这个儿子夭折了。

  然而……尽管这样说有点冷酷无情……斐迪南确不得不说,幸好夭折了!甚至伊莎贝拉公主如果不难产而死对他都有巨大的麻烦!如果没有这样的悲剧发生,可以想见葡萄牙将在卡斯蒂利亚拥有怎样的影响力,如果葡萄牙和阿拉贡争夺卡斯蒂利亚的领导权,那么西班牙还有未来么?还能有统一的西班牙么?还能有庞大的西属美洲殖民地么?自己可是死得不晚啊!要到1516年啊,而且还是因为纵欲、行房过度(与再婚妻子),服用不可描述的药物(在再婚妻子的劝说下,是再婚妻子),所以自己甚至可以活到16世纪中叶!而作为有理想有能力有地位的穿越者,西班牙、美洲、甚至伊比利亚,必须在自己的完全领导下,如果有什么人能和自己共治,只有伊莎贝拉女王!或者胡安娜(接下来说)。伊莎贝拉女王的布局也许是对的,但如果斐迪南变成了一个有能力懂历史爱科学的穿越者,就是万万不对了(虽然有点自恋,但确实如此啊)。要斐迪南和自己的女儿——葡萄牙王后`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第一顺位王位继承人并且有着葡萄牙和卡斯蒂利亚部分贵族的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