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是战国,非秦时(求推荐!求收藏!)
处都是鲜血,连下脚之地都没有。

  “战国时期,长平之战啊。”

  战国之时,周王失鼎,礼乐崩坏,七国争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数百年的岁月,天下纷争不断,扰乱神州大地,烽火蔓延。

  直至公元前二三零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虏韩王安,夺韩地,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公元前二二八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破投降秦国,赵破。

  公元前二二七年,燕国太子丹派遣此刻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命大将王翦领兵攻打燕国;次年,攻破燕都蓟,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求和,燕破。

  公元前二二五年,王贲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围魏都城大梁,引黄河之水淹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灭。

  公元前二二四年,王翦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坚壁不战,屯兵练武,一年后,楚军粮草不足,斗志涣散,被破撤军;王翦以逸待劳,乘机追击,破楚军,占楚都,俘楚王,同时,楚国大将项燕自杀,楚亡。

  公元前二二二年,王贲灭辽东,俘虏燕王喜;接着,再破代城,俘虏代王嘉。此后,燕、赵彻底灭亡。

  还是在这一年,王翦率军渡过长江,消灭越国,置会稽郡,平定江南。

  公元前二二一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

  自此,秦王一扫六合,统一天下!

  战国,一个列国兼并、纷争四起的年代,齐国、楚国、秦国、赵国......七国各领风骚,称霸一时。

  战国,同样是一个荡气回肠、人杰辈出的时期,白起、廉颇、乐毅、尉缭、剧辛、荀子、公孙龙......乃至中国第一位皇帝,始皇!

  李林有幸来此,一仰七国王者的雄心,领略诸子百家的争鸣,痛心乱世百姓的悲泣......这是一场炼心之途,也是一场成道之旅。

  “长平之战结束,此时距离秦始皇一统天下大约还有四十年左右。”

  李林感叹,沿着长平战场一步一步走去,硝烟虽散,血色犹存,一个尚未完全掩埋的巨大坑洞映入眼帘。

  李林眸子不由一缩,头皮发麻,里面的尸体不知为何露出地表,密密麻麻,足有数百人;一只又一只黑色的尸蹩从一具尸体中爬出,又进入另一具尸体。

  可怕!残忍!骇人听闻!

  李林走过去,低头弯腰,捡起地上一面破烂的旗子,拭去橘黄色的泥土,一抹红色立即将他的手心覆盖。

  这是鲜血!

  这是已经将整片大地都浸染了的鲜血!

  他似无察觉,继续擦拭,一个模模糊糊、失去了小半字形的大字歪歪扭扭的出现,上面一片鲜红,还有些潮湿。

  这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字,李林不认识,但却猜得出来,面沉如水,似哭非哭,“这是长平战场,一举坑杀四十多万赵军的古战场啊。”

  杀一是为罪,屠万即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前世,李林对于杀神白起崇拜不已,可谓是铁杆粉丝;但现在到了这个世界,看到眼前大大小小数百座坑洞,他不由沉默了。

  当然,李林知道,白起做得没有错,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从国家角度,他做得都没错:长平之战,秦将白起灭杀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从而奠定秦国统一之势,天下大势从而明了。

  李林明白,却无法释然:赵国当灭,六国当灭,但将士何辜?天下百姓何辜?!

  沉默了许久,捏了捏拳头,他想要改变什么,可什么都改变不了,惟有一声轻叹,留存长平天地。

  李林不忍再看如此惨景,迈步离去,心中越发坚定起来:百姓需要自强,天下必须一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