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德川幕府
、阿仁铜矿等矿山,垄断铸币权,直辖大阪、京都、奈良、伏见以及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长琦等地,控制东海、中山、甲州、日光、奥州五大陆上交通线。

  岛国目前执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幕府颁布的《锁国令》有十六条之多,禁止国外商人与平民进入岛国,只允许荷兰与华夏国的商人进入长崎进行贸易活动。

  岛国在军事上,是幕府与武士阶层通过领地、禄米的层层分封结成君臣关系,大名、旗本(有万石以下领地的直属家臣)、御家人(只有禄米的武士)宣誓效忠将军,并负担公役和军役。大将军为最高军事统帅,老中、若年寄出任军队总参谋长,其嫡系部队是二万名旗本,加上旗本的家臣,号称“旗本八万骑”。

  高峻山听完福建分部部长的汇报之后,又针对性地询问了几个问题,这位部长一一给予了解答。

  最后,高峻山指示,下一步要着重了解岛国造船厂的所在位置和生产情况,了解军工厂和生产情况,了解岛国军队的装备和训练度,了解民众对德川幕府的看法,了解德川幕府的粮食基地的位置,收集岛国的地图,弄清他们的河道水流情况。

  在场的几位军事专家也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制定出了一个更加具体的刺探岛国的方案,以及实施的办法。

  高峻山告诉这位部长,郑芝龙也即将启程前往长崎,可以利用他的身份来收集情报。

  关于岛国的会议一直开到深夜二点才结束,高峻山命令伙夫为每人赶做了一份夜宵,吃过夜宵之后,就把通事局的部长留在舰上休息,让他天亮之后再上岸。

  第二天,高峻山又在舰上召见了福建的商人代表,这次上舰接受高峻山接见的都是闽商巨头,一共十五位,这些商人几乎都在岛国的长崎有生意来往。

  就去年一年当中,福建商人来往长崎的货船就多达一百一十七艘,可见对岛国贸易的繁荣。

  在明末期间,由于前朝的海禁国策,大大地压制了商人的外贸,当时前往长崎的货船,每年也就二三十艘,最多的年份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有六十八艘货船开往长崎。

  在明末,对岛国生意做的最旺的是广东的商人,那时,广东商人前往岛国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据记载,“广东惠、潮、琼、崖,狙狯徒冒险射利,视海如陆,视岛国如邻室耳,往来贸易,彼此无间”。

  在福建归顺之后,由于华夏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福建商人在近两年的对岛国贸易中,超越了广东。同时,造就了福建商人的崛起,此次前来面见高峻山的十五位商人,都不属于郑芝龙这条线的,是一些新兴的暴发户。

  这些商人是最先获得华夏国的商贸政策的红利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