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上起风波(1/2)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再到扬州已经是皎月升空,华灯初上的夜晚,街道上灯火如点点星河一般,粲然夺目,告诉着过路的人们,这里是多么的繁华。

  船头上,清风徐来,春风中似乎都带着扬州的气息,吹得人飘然欲醉。朱由松摇头叹息:“古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是人生一等一的乐事。咱们腰里的钱财,何止百万,可惜不能在扬州一游。”

  方依敏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毕竟泉州的动作,是瞒不住这个身边人的。但是她娇生惯养,自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再加上朱由松又很随和,没有王爷的架子。所以,方大小姐并没有多少畏惧,反而和往常一样,时不时斗嘴为乐。

  到了扬州,不能下船游玩,最不开心的就是方依敏。她嘴角一撇,不屑地说道:“又没人把你绑在船上,停下船咱们下去不就是了。明明自己不想去,还在这里长吁短叹,真是没趣。”

  朱由松瞪了她一眼,揶揄道:“到了松江府让你下船你不下,来来回回蹭我三次船,白吃白喝不说,还敢多嘴。到了徐州,这条船就是我们的了,抵你一路的费用。元化,记住到了徐州不用还船,这条船是咱们的了。”

  张元化轻笑一声,说道:“知道了。”

  方依敏刚想嘲讽两句,突然一声巨响,一艘大船从身后撞了过来,船尾瞬间注满了河水。岳盈盈娇喝一声,将腰里的宝剑往甲板上一插,做个挡板,抵住了脚。双手一手一个,拉住了朱由松和方依敏,顺势一带把两人拉到怀里。其他人则纷纷倒地,摔了个七七八八。

  张元化稳住身形,奔到船尾,只见来船比自己的还要大。对面船上一个粗布青衣,黑脸虬髯的大汉,作揖陪笑道:“对不住,对不住,来势太猛止不住了。”

  本来在船舱喝酒的葛九,被这股巨力甩了出来,狼狈不堪。站起身来,怒目圆瞪,高声嚷道:“放屁!这么大一个船你们看不到?”

  岳盈盈“左拥右抱”,怀里一个方依敏目光迷离,贴着鼓鼓的胸口乱占便宜。另一个朱由松怒火中烧,跑到船尾,质问道:“怎么回事?”身后所有便装打扮的侍卫,已经来到船尾,只待一声令下,就要上前厮打。

  肇事船只的船舱内,走出一个锦衣玉带的中年人,拱手说道:“这位公子,实在对不住,都是我们的错。这样吧,你们损失了多少,我愿意照价赔偿。”

  张元化脸色一沉,厉声质问:“赔?耽误了我们的行程,你赔得起么?”

  中年人始终面带微笑,那种久居上位的从容不是装的出来的,他搓了搓手,面带歉意,说道:“既然诸位有要事,不妨上我的船,载你们同去如何?损失嘛,我照赔不误。反正咱们都是沿江而上,相逢即是缘分,如蒙不弃姚某愿意和各位交个朋友。”

  朱由松暗想,如今再去租船,已经来不及了,等到明天一早,只怕误了大事。他也不是小气的人,再说这个自称姓姚的中年男子,举止从容,言语和顺,自有一股让人心折的气质。

  “既然如此,就依你所言,不过你这船可不要慢行,我们急着回乡,是因家中生变,有要事处理。”

  姚行中年男子呵呵一笑,说道:“放心吧,我们也是急着赶路,不然也不会出现这个误会。”说罢吩咐手下,搭起挡板,将朱由松船上的人接了过来。侍卫们纷纷收拾行装,好在这个船足够大,载上他们尚且绰绰有余。

  朱由松客气地打了个招呼,问道:“在下朱福八,还没请教足下高姓大名。”

  “姓姚,姚千。朱兄这边请。”

  朱由松随着他走进船舱,张元化带着十几个侍卫不离左右,紧紧相随。岳盈盈脖子里挂着个方依敏,也快步赶了过来。

  朱由松随他来到舱内,才发现这个人生活品质不是一般的高。宽敞的船舱内,香雾缭绕,四处挂着朱纱锦屏,每隔三步不到就有一个俏生生的小丫鬟,中间一个小桌上合卷放着一本旧纸书,看上去颇有些念头,古色生香。

  姚千看他盯着书看,还以为他也是个爱读书的,说道:“这是宋朝伊川先生程颐题注过的《定性书》,小友也有兴趣么?”

  朱由松挠了挠头,连声说道:“没有,没有,我生平最不喜欢读书。”姚千饶有深意地看了看他身后,牵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