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京城风云(2/3)
是奏章,而且嘉靖帝敢断定那箱子里面装的都是弹劾奏章,因为每次朝堂之上群起弹劾一个人的时候,都是被内阁装着一箱子送过来。

  而且嘉靖帝还敢肯定,那箱子里面装的奏章都是弹劾罗信的。因为最近朝堂之上除了每日都在愁发不出来俸禄之外,没有什么人值得大家一起弹劾他。唯一的一件算作轰动的事情就是罗信在东南杀了数百人。

  “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弹劾罗信的。”

  嘉靖帝的目光又落在了徐阶和高拱的身上,淡淡地说道:

  “这又是要弹劾谁啊?”

  话落,又摆摆手道:“算了,我自己看吧。”

  这个时候,黄锦已经走了过来,将箱子打开,从里面把一叠叠奏章分批分次地搬到了嘉靖帝的御书案上,嘉靖帝打开一份份奏章,里面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再讲罗信在东南乱开杀戒,如此失去了仁心,必定会引起东南不稳,会让东南动荡等等。

  嘉靖帝只是看了几份,便将手中的奏章仍在了御书案上。他才不关心罗信杀了多少人,至于会因此引起东南动荡,在他看来那就是荒唐。杀两个贪官,杀数百个走私的,和海盗就会引起东南动荡?

  那倭寇每年都在东南杀的人数过万,怎么也没有看到东南动荡?

  他此时的思想有些溜号了,他在想,既然罗信把那些走私的人和海盗都抓起来杀了,你们应该缴获了一些金银和货物吧?

  货物就算了,但是那些金银会有多少?罗信为什么还不给送来?难道他想贪墨?想到钱被罗信贪墨,嘉靖帝的眼中就泛起了杀意。

  徐阶和高拱一直在偷偷地观察着嘉靖帝,见到嘉靖帝的眼中泛起了杀意,徐阶的心中就是一喜,高拱的心就是一沉。

  想到罗信可能收缴了一笔银子,嘉靖帝的心中便有些急迫,抬头看到徐阶和高拱,这才想起来这两个人还没有走。也想起来这两个人是来做什么,嘉靖帝的神色又变得高深莫测起来,凝声道:

  “两位爱卿,对此事有何见解?”

  “陛下!”徐阶刚才看到了嘉靖帝眼中的杀意,心中已经安定了下来,立刻凝声道:

  “东南原本就多灾多难,倭寇在东南烧杀抢掠,这已经使东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罗大人又在东南大开杀戒,说不定真的会引起东南动荡。”

  嘉靖帝点点头,又将目光望向了高拱道:“高卿呢?”

  “陛下!”高拱沉思着说道:“罗大人不会乱杀无辜,臣以为那些人都有取死之道。而且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所以,臣认为,朝廷如果真要追究的话,应该派人去东南调查清楚事情的原由。而且臣认为,如果这件事罗大人没有杀错人,那么那些弹劾罗信的人人就是在为贪官说话,就是为走私贩说话,就是为倭寇说话,必须得到严惩。”

  徐阶脸色就是一变,这些弹劾罗信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徐党,如果因此而受到严惩,他的势力必定会大为缩水,心中一急,便当即开口道:

  “高大人又如何得知那两个人是贪官?”

  高拱淡淡地说道:“如果不是贪官,罗信杀他们做什么?罗信觉得杀人好玩?还是那两个人挖了罗信的祖坟?”

  徐阶张了张嘴,最后却道:“那你又如何知道那数百被杀的人是走私贩和倭寇?难道就不会是抗议罗信乱杀无辜的百姓?”

  高拱淡淡地说道:“罗信想要运转市舶司,就必须剿灭走私贩和倭寇,剿灭倭寇是胡宗宪的事情,但是打击走私贩却是罗信的事情。以为不灭绝走私,罗信的市舶司就是一个架子货。所以我断定罗信杀的一定是走私贩和与走私贩交易的倭寇或者海盗。”

  “好了!”坐在御书案后的嘉靖帝淡淡地说道:“这件事情暂时先往后压一压,我想东南会有陆续的奏章上来。

  说到这里,嘉靖帝突然一笑道:“我还没有接到罗信的奏章呢。”

  徐阶的心就是一沉,他瞬间理会了嘉靖帝的话中意思,那就是朕不能够听你们一面之词。他的心中不由想起了严嵩,心中嫉妒起严嵩,想当初严嵩的待遇可是比他徐阶高出太多,嘉靖帝从来没有对严嵩说过类似的话,通常严嵩想要做的事情,嘉靖帝都会同意。

  带着这种心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