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又一岁(二)(2/3)
希不禁仍是一身冷汗,倒不是因为被天人所惊怕的,而是九死一生的后怕.

  那一日,若不是昆仑的人及时赶到,即便他刘希有九条性命,也要成为亡命孤魂了。

  如今田羽伦提及天人之事,刘希约莫知晓其中用意,修行之人大抵都听闻过天人的存在,那是他们的忌惮。

  但多年以来,许多人从未见过天人的模样,心里的忌惮早已变成了好奇。

  若是刘希听闻哪里出现了天人,也必定是颇为好奇的想要打听其中的细节,所以田羽伦问及当日的事情,刘希倒也不觉得奇怪。

  因而刘希将那一天见到的事情详细的道了出来,听得田羽伦良久不语,屋中只剩下了铜炉上煮沸的茶水噗噗之声。

  刘希拿出两只白瓷釉莲的茶盏,茶水顺着袅袅烟气而下,落入杯盏,将蜷缩的茶叶似小舟一般荡漾了开来。

  随之,清淡却又沁人心脾的茶香在屋子里飘散。

  田羽伦接过杯盏,放在鼻前又是细细的闻了闻,眉宇间一丝的沉醉涌了出来,接而又是微微的品了一口,这才打开了话匣子,“果然,这天人一事并非传说,算算时日,白砀山里的又要少几位老祖了。”

  闻言,刘希不免心中一惊,难不成这白砀山中藏着兵家的绝世高手?

  不过很快,刘希便释然了,无论刘汉还是李唐,都有着自己的惊天高手,兵家能成为千年传世的大门派,有着足够撼动世俗朝廷的实力,自然是有着其可怕与神秘之处。

  田羽伦看出了刘希眼中的那抹转瞬即逝的震惊,喝了口茶水,幽幽的继续道,“其实这世上,隐藏着很多的高手,这些人都曾经叱咤一方,却最后又在悄悄的无形之中离了尘世,去往那世人难以瞧上一眼的秘境。”

  双目盯着关上的木门,田羽伦似乎要透过门看到屋外的苍穹,“世人皆言神仙好,可是那些破虚的人到了时辰后却为何又不愿离开这尘世?”

  话语中,有着一股深深的落寞。

  或许是因为知晓凭他一辈子的修行,也难以达到那破虚之境,所以田羽伦此刻显得有些伤感。

  “世人都晓神仙好,我觉做人亦逍遥。”

  刘希轻声接了一句,“大长老,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好坏难辨,天人也有天人的烦恼,毕竟这三千丈的红尘也有着别样的风味。”

  说罢,刘希抿了一口茶水,将话题给岔开了去,“大长老,你可知道这昆仑与天人之间的关系?”

  见刘希问起,那田羽伦将杯盏放到一侧,“这我曾在兵家一本古籍中看到过,说起来话可就长了,据传仙人本出自蜀地,那时候为百姓做了不少的事情,后来,不知怎地,天人们性情大变,时常兴风作浪,残害百姓,百姓可是苦不堪言。尘世间的高手为了抵抗仙人,便组成了昆仑一脉,但却时常落在了下风,直到千年前,武氏出了一奇女子,这才有了后面的天人大战。不过此战之后,天人便鲜有的出现,而昆仑一脉也移居沙漠,再也没有踏入中原一步。”

  田羽伦所说倒是与昆仑月阁执事相同,但刘希也明白了一件事情,原来最早的仙人出自南蜀。

  蜀地自古便是荒瘠之地,异兽怪虫无数,却没想到仙人竟是出自那里。

  当真是大荒多奇物。

  心中感叹之余,刘希不免对南蜀也有了向往,这一世,他走过西汉,东唐以及北匈奴,唯有南蜀的风光还未领略。

  之后,田羽伦与刘希又是聊了许久,从修行到阳曲城的建设,乃至北疆目前的形势,直到最后,捋着胡须转身离开,都未曾提及田薰儿成亲的事情。

  这有些出乎刘希的意外,却也令他心中多了感激之情。

  一年一度的开岁在众多人的期盼中如约而来,照着去年的惯例,阳曲城的城头上,烟花姹紫嫣红的仿若五颜六色的花朵一般纵情的燃放着,引来早已等待许久的百姓阵阵欢呼。

  看着城下那一张张欢笑颜开的脸,林逸提着葫芦又是抿了一口酒,白皙的面庞上挂着丝丝的红晕,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因为受到热闹的场景所感染。

  毕竟阳曲城能有今日,林逸可谓是劳苦功高。

  细细的品着刚喝入嘴中的酒,林逸低声与一旁的刘希道,“其他州城的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