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破计】(1/4)
到目前为止,展昭他们破案的时候遇到过好几次真凶利用江湖人跟官amp府较劲的情况。

  江湖人都是好煽动的,越多越好煽动。

  且江湖人对正邪门派的芥蒂还是很深,总觉得自个儿是好的,与自己对立的就是不好的,要维护好的,就一定要铲除不好的!

  小四子曾经很纠结于“正邪不两立”这个问题,还跟殷候天尊进行了一番探讨。

  小四子这样问天尊和殷候——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分出是非对错、正邪善恶?要怎么分?

  当时两位加起来两百多岁的老爷子是这样回答小四子的——那都是糊弄人的!

  身为“正派”一方代表人物的天尊,这样评价“是非对错、正邪善恶”——天底下先有一批人,将某种行为定义为是、对、正、善。然后告诉其他人,要照着这个样子做!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不照着做的情况,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那些人又将不同的行为定义为非、错、邪、恶。

  大多数人走的都是、对、正、善的路,小部分的人走的非、错、邪、恶的路。大多数的人,会攻击小部分的人,以确保更多的人,站在自己这方。

  归根结底,所谓的是非对错正邪善恶,就在于一个多数人和少数人彼此之间的对立关系。且不说杀人放火这类关乎性命的大事,就拿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来举例子。大多数人烧肉都放盐,但也有极少数人烧肉放糖,那么烧肉放盐的成了正常,是对的!而烧肉放糖的就成了不正常,是错的。蛮荒时期同胞相食都不是错的,而开化时期口角斗殴都是错的。

  所以说,天底下只要有超过两个人存在,就会有是非对错正邪善恶的对抗,简单点讲,人们在争夺的并不是是非对错正邪善恶本身,而是谁说了算!。

  身为“邪派”一方代表人物的殷候,也下了一番结论,他除了同意天尊的说法之外,还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

  殷候认为,是非、对错、正邪和善恶是不能混在一起来说的。

  首先,是非不同于对错!

  好比说天是蓝的,雪是白的,天不是红的,雪不是黑的,是非就是是非,跟对错没有关系。

  举个例子,如果你说天是红的,雪是黑的,天下所有人都说你是对的,那你是否真的就是对的呢?同样的,正邪和善恶也不能一概而谈。正未必等同于善、邪也未必就等同于恶。

  就拿赵普为例,九王爷算是“正”的一方,他杀敌是为了保家卫国,对于被他保护的人来说,他是善的。那么对于被他杀掉的那些“敌”来说呢?他是不是就应该算是恶的?

  是非与正邪,是本身存在的一种现象,而对错和善恶,则是一种判断和一种评价。应该针对具体的现象来给出判断和评价,而不是将两者混为一谈!一个是排除异己一个是惩恶扬善,混为一谈的话,就成了借着惩恶扬善的名头,来排除异己。

  小四子跟殷候天尊讨论完之后,又去了趟皇宫,找了赵祯来探讨这个事儿。

  皇上讲得分外简洁,他拍了拍小四子的脑袋,说,“天尊和殷候跟你讲的都是道理,朕不跟你讲道理,朕讲权力!凡是朕说的,都是‘是对正amp善’!跟朕意见不同的归到“非错邪恶”,铲除之!”

  小四子搔搔小脑瓜想了想,问赵祯,“所以皇皇是坏人么?”

  赵祯乐呵呵摇摇头,“即将被铲除的那一方,才是坏人,或者说,一定要做坏人!就算以后不是,现在也必须是!”

  小四子将天尊、殷候、赵祯跟自己讲的道理消化了一下,最后问公孙,“爹爹,他们哪个说的是对的呢?”

  公孙那会儿正在配药,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他们说的不都是一个道理么?”

  从那之后,再遇到江湖武林正邪两派对立的时候,小四子就会说,“喊着‘灭妖人、惩邪门’的武林正派,只是有权力的、人多的、混淆视听排除异己的一方而已,他们不见得真的占理。”

  小四子这番话说完,身旁展昭白玉堂等都拍手。

  霖夜火拍了拍小四子的小脑瓜,“你可比那帮大人厉害多了,起码你会脱离群体来思考,没有被带着跑。”

  可不被带跑的通常都是不吱声儿的,而被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