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张玉芳的质疑(2/3)
着海洋用钢的各种可能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赵国阳和大家的努力之下,第一波的几种材料成分终于分析出来了。

  在钢铁行业内,想要通过分析其他国家、公司的产品,从而得出一种特种钢材的各种成分配比,这是很困难的。

  毕竟钢材成分的配比不是简单的一加一那么简单,它包含了很多复杂反应,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来支撑的。

  好在赵国阳相比其他研究人员有一个优势,他在重生之前,对一些比较知名的特种钢材的成分配比,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的。

  有了这样粗略的印象,赵国阳在分析钢材成分的时候,大方向就很容易找到。

  大方向找准了之后,剩下来的就是花时间去试验,一遍一遍的验证了。

  这方面,研究所的几名成员是帮了赵国阳的大忙。

  这些人本来就是以严谨而著称,在分析材料的时候,更是从来没出过岔子。

  有他们的帮衬,赵国阳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内,将其中一种海洋用钢的成分给搞定,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儿了。

  此时和张玉芳坐在一起,赵国阳和她讲的重点也就是这海洋用钢方面。

  看着身边这位愈发从容的张老师,赵国阳就平心静气的开声道:“张老师,这些天,咱们‘船舶工业-特种材料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可是很丰硕的啊。”

  “下半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咱们有不小的概率能够直接将国际上最主流的三种海洋用钢,都给研制出来。”

  对于赵国阳在技术上的造诣,张玉芳是从来没有怀疑过的。

  此时听了他的讲述,这位张老师就连连点头道:“那真是太好了赵总。有您主导,这项研究工作肯定没问题。”

  说到这里,张玉芳就稍微停顿了一下道:“不过,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赵总。您这研究出来了几种重要海洋用钢的成分之后,是直接在沙钢集团那边生产吗?”

  听了张玉芳的这个问题,赵国阳就似乎猜到了她的心思。

  他莞尔一笑道:“张老师,你是不是担心咱们把这个研究结果告知给了沙钢集团那边,会吃亏呀?”

  张玉芳见赵国阳没有任何指摘的意思,就笑了笑点头道:“有这方面的顾虑……但是更多的,还是对沙钢集团生产能力的信心不足。”

  赵国阳闻言,就恍然的点了点头。

  说起来,张玉芳这话倒真不是随意编排“沙钢集团”。

  这一两年间,国内的几大钢铁制造企业纷纷开始发力,上了不少的大项目、大投资。

  由于这些钢铁制造企业普遍都是国企,有着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

  因此在资金方面,他们就要比民企出身的“沙钢集团”强了几倍甚至十几倍。

  钢铁行业,和其他类型的工业还不太一样,这是一种有投入就一定有成果的产业。

  在国内几大钢铁巨头纷纷购入了国外进口的生产线之后,“沙钢集团”前两年积累下来的优势几乎是荡然无存。

  尤其是“沙钢集团”去年引进的一条冷轧钢生产线,更是遭遇了“滑铁卢”,这就使得情况更为雪上加霜。

  要不是有赵国阳时不时的给与其一些技术上的支持,将“沙钢集团”的局势给稳定住的话,它几乎就要维持不下去了。

  现在张玉芳对“沙钢集团”提出了质疑,其实就是对它的一种不信任。

  这位张经理对“沙钢集团”能否在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搭建出来与之相匹配的生产线,是很没有信心的。

  要说张玉芳的这个质疑,绝对是有道理的。

  就连一向对“沙钢集团”鼎力支持的赵国阳,也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当然了,赵国阳虽然很敬重申志荣董事长,却也不会因此就无原则的对其支持。

  事实上,关于海洋用钢这一块最后放在哪儿生产,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计较了,只是暂时没有公之于众而已。

  现在听了张玉芳的一席话,他就笑呵呵的点头道:“没错,张老师你提的这一点很关键。以‘沙钢集团’现在的技术能力,他们想要生产海洋用钢还差了一些。”

  “而且,刚刚你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