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华夏帝国的姻亲政治(1/2)
……

  ……

  说来也是有意思,马扎尔匈牙利人(如今的华夏帝国礼州人)的首领阿帕德(如今的礼州王-礼德)是主动选择帮助华夏帝国的。

  之前华夏帝国朝廷还有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这些国家都没有想到礼州人。

  因为礼州这段时间因为华夏帝国的扶持和文化洗礼,他们正在飞速的发展。

  主要发展的是礼州当地的放牧业和农田,礼州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他们一边在放牧另外一边还在开坑荒地种蔬菜水果。

  礼州可是受到华夏帝国的大力扶持,华夏帝国一方面扶持他们的放牧和农耕,另一方面华夏帝国还帮他们建立城池和道路。

  礼州之中最为主要的并不是城池,反而是道路,礼州的道路连通于华夏帝国和波兰王国。

  这道路既能加强华夏帝国对于礼州的控制,另一方面,也能使得礼州对于华夏帝国有归属感。

  因为礼州并不生产米粒,米粒都是从华夏帝国其他州购买的,所以礼州人就会用当地生产的东西去换取华夏帝国的粮食。

  随着这样的交流越来越多,礼州人对于华夏帝国的归属感只会越来越强。

  更何况有了道路之后,华夏帝国的学校也在礼州建立起来,礼州的年轻人人人接受华夏帝国的爱国教育。

  最为关键的是,礼州王礼德的孩子已经被送入了华夏帝国宛州学院之中学习。

  这并不是华夏帝国要求的,而是礼德的孩子凭借自己的本事从而考进去的。

  这使得礼德对于华夏帝国的归属感也日益变强,毕竟自己的孩子在华夏帝国首都读书。

  更何况如今成为华夏帝国的从属国之后,之前的马扎尔人如今的礼州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礼德没有必要和华夏帝国唱反调,他如今只想过安安稳稳的日子,之前他一直四处征战。

  如今在华夏帝国的帮助下,他麾下马扎尔部族的百姓们如今同样过上了美好的日子。

  过去他们完全不敢想象自己会过上如此美好的日子,当初他们的日子就如同刀口上舔血。

  众人皆认为他们这些游牧族群自由散漫,牛高马大,武力惊人。但实际上他们这些人从心底不愿意过游牧的日子。

  这里从保加利亚王国和被马扎尔人取代的阿瓦尔汗国的人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他们只希望过上一个能够吃饱饭的日子,草原天寒地冻并物资极其稀缺。

  他们也并不是牛高马大,他们反而个子并不是很高,部族之中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瘦的皮包骨头。

  他们之所以要发动战争侵袭其他国度并不是因为他们喜好战争,而是不发动战争掠夺食物他们就会饿肚子。

  发动战争只是为了生存,而不是喜欢战争,正常人谁会喜欢战争,只有那些精神不正常的人才会喜欢战争。

  可哪怕就算是发动战争,从库曼汗国境内打到可萨汗国,再从可萨汗国打到了保加利亚王国北方。

  可这又如何呢?就算是打到了占据看可萨汗国肥沃的土地,马扎尔人还不是饿肚子。

  直到马扎尔人听从华夏帝国的号令,让出陶州迁徙到礼州并且奉华夏帝国为主。

  他们的日子才逐渐变得好转过来,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礼州人对于华夏帝国圣天子陛下可谓推崇至极。

  礼州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学会了华夏帝国建立长生祠的形式,他们在家中为高阳雅君和礼州王礼德建立长生祠。

  其实华夏帝国的官员们认为这件事应该是礼州王礼德私下叫人宣传的。

  但这就是冤枉礼州王礼德了,礼德在礼州王府每天就看看华夏帝国的书籍和下下棋。

  但是当礼德得知自己居然被百姓们推崇并且建立长生祠,他心中也是十分高兴。

  礼州王礼德和其家族最有意思的并不是这些,礼州王家族最有意思的就是他们对于华夏帝国的礼法研究。

  可以这样说,礼州王礼德对于礼法的研究可谓是华夏帝国之中最为高深的。

  甚至礼部尚书李学儒都不如礼州王礼德,礼德虽然在礼州就是真正的统治者。

  并且他为人十分喜爱奢华,可礼德却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