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学校,阴谋(1/3)
“大学就叫华夏大学吧,就围绕着华夏图书馆建立,因为华夏大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所以需要成立各个院校。目前来说就先成立农业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外交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工程学院,历史学院,中医学院,药学院和阴阳学院吧”高阳雅君一一道来。

  “王上,这些学院都是关于什么的”丞相梅安道问道

  高阳雅君点了点头,梅安道这个丞相果然没有白任命。然后告诉他们道:

  “农业学院主要是培养农业方面人才的学院,比如说农林、畜牧、水产的技术教学,和培养农业种植和种子研发”

  “而经济学院呢则是培养经济学人才,经济学呢就是是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的规律的学问。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人的行为如何影响到资源配置,社会财富生产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怎样才能促使经济顺利发展,等”

  “金融学院呢顾名思义就是培养金融学人才的啦。金融学就是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专业。”

  “外交学院,就是教纵横家的合纵连横之术和名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然后出使外国,游说啊,联合啊等等。”

  “法学院是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研究富国强兵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它是研究与法家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律法问题的知识和理论。法学是关于律法的科学。把律法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作为以律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的学问。”

  随后高阳雅君又把关于其他学院的知识给大臣们科普了一下。然后开始讨论起小学和中学。高阳雅君和大臣们交代,小学是全国六岁到十四岁的男孩,女孩必须要上的,小学里教导他们识字,以教导华夏拼音和华夏字为主。小学的学生必须流畅的背出和默写出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上小学免费,国家提供学生早饭和午饭,还提供校服,校服按照华夏制式。成绩优异的学生国家还提供奖学金。中学是由小学升上来的,中学需要交纳一定的学费和伙食费。成绩优异的学生国家也提供奖学金。大学则是国家顶端人才的聚集地,大学毕业后可以到政府做事,然后一步一步的提升。

  “诸公明白否?”

  “明白”

  “那就即刻进行吧,一个月内要落实到位,三个月内要完全做完,记住,这是重要国策,就是砸锅卖铁华夏国也要培育出一群优异的人才。”高阳雅君坚决的说道

  “是,王上,我等保证完成任务”群臣保证道

  “退朝”随着梅宪英的话音落下群臣一个个急急忙忙的去办高阳雅君安排的事务了。

  王宫花园内高阳雅君穿着便服摇了摇头,抱怨道:

  “一下子做那么几个小说我都腰酸背痛了”

  “能者多劳嘛公主,哦不对,是王上”梅宪英微笑着说道

  高阳雅君摆摆手谦虚的说道:“我有什么能的,要是没有你们这些能人异士和父王以前做的布置恐怕我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稳定政局。”

  梅宪英认真的对着高阳雅君说:“王上,我是说的实话,您是一个有能力的君主。比如设郡县制,又比如土地国有和设立学校教化万民,这些都是千秋大业。”

  高阳雅君听着梅宪英这么说心里都快有点飘飘然了,可是她知道她还需要做更多,就算是现在的改革恐怕都还有一些阻力。

  高阳雅君想的没有错,梅京这里的百姓倒是全部都没反应,纷纷表示支持,可是新入手的几个郡就不好说了。

  华夏办事人员的效率很快,不到三天的时间内关于革风易俗和土地改革的告示已经遍布全国了。全国各地正在风风火火的进行着改革,可是总有一些不安分的人在做着不安分的事。

  安国郡内,神庙里面一群人正在谋划着什么。只听见一个阴测测的声音说着话:

  “谁是领主我们管不着,也不想管,可是那妖女居然想把我们世代相传的神庙和土地给收走。然后安排给那些贱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