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1/2)
刘备明年欲南征,现在自然要在亲信中吹下风,统一思想,做好准备。这样的战争,没有充足的准备,是打不起来的。

  不过,刘备的自信满满,却是让诸臣心中有些吃惊。要一口气吞下曹、孙两家,这得多大的胃口,自己这边能做到吗?

  心中反复盘算过后的荀彧对奏道:“主公,明年南征,可讨曹、孙之一,若欲兼并两家,力所未逮也。”

  军国大事,还是稳妥点好。太激进了,稍有不慎,走错一步,搞不好就会满盘皆输。这会荀攸、贾诩等就开始转动脑筋想办法了。

  荀攸道:“今曹、孙两家共争荆州,我军可趁此良机,或出陈仓道击汉中,或渡江而取江东。此方为上策也。”

  先选定一个方向打,打赢了再看。到时局势会如何发展,谁又能未卜先知呢。搞不好顺风顺水,就这样赢了。也搞不好进展不利,战火连绵延续数年。

  贾诩也是这个意思:“以臣之见,莫如先取江东。益州有山川之险,曹孟德亲自镇守,防备森严。江东虽有大江为阻,然渡过大江,便再无险隘。而徐州水师操练多年,正好为大军先锋。”

  刘备想了下,当年曹操南下攻打荆州时,关中和凉州都还没有平定。那会曹操要不是想着一口吃成他胖子,夺了荆州还想吞了扬州,估计后来也就没赤壁之战什么事了。现在自己扫平北方,关中、凉州、西域全在手中,兵精粮足,谋臣猛将无数。比起历史上南征的曹操要强上许多。如此还不能两路大军齐出,分讨曹、孙?

  当然,很多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算的,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曹操后来几次出兵,去打刘备,去打孙权,不也没打下来。

  不过,明年出兵,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南方现在了为荆州的归属,打到现在,估计到明年都还在打。不趁他们虚弱的时候动手,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之前没动,是因为要把兖州和豫州给收入囊中,现在兖州妥了,豫州也快了。明年,就是最好的时机了。

  于是刘备就道:“先做好物资准备。明年用兵南方。”

  诸臣又各自汇报了一些其他工作,不久后刘备就宣布散会。第二日朝会,荀彧的奏章就送到了天子的手里。

  刘备让荀彧出面,也是不想让大家认为他跋扈。反正荀彧代表谁的意思,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让代理人出面,中间又会有一道缓冲。

  天子拿起奏章一看,内容是荀彧请旨还都长安。荀彧在里面,理直气壮的说,汉之所以衰败,全是因为凉州羌乱。

  因为羌乱,消耗了朝廷太多的钱财,而且又在凉州驻扎了大量的兵力,至使外强内弱。中央空虚。还因此培养出了一大批不听朝廷旨意的骄兵悍将,董卓就是典型。董卓哪怕就是死了,他遗留的军事力量,也要到前几年大将军刘备西征关、凉,这才彻底肃清。所以这足可以证明,凉州是何等的重要。

  现在北方刚定,南方还未一统。未来天下并不是万事无忧了。在北方来说,最有可能发生动乱的,除了幽、并边郡之外,就数凉州了。凉州再乱,好不容易打通的西域估计又要失去控制。

  是以,请天子同意,还都长安,而后使精兵良将拱卫关中平原,震慑凉州、西域的不臣者,保护太祖高皇帝等诸帝的陵寝。

  天子看完了,默然无语。说老实话,他还是想回到洛阳的。洛阳是他出生、长大的地方。他在洛阳送走了自己的父皇,也在洛阳登基为帝。而且长安,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太多了。

  宫殿残破,衣不遮体,物资奇缺,还有一帮无法无天的凉州将时时胁迫……不然他何必要出奔到刘备这里来。

  不过,他也知道,这事,他说了不算。在刘备这里多年,他享受到了天子除了权力以外的一切待遇。

  吃穿用度、护卫仪仗还有大臣们表面的毕恭毕敬。除了军国大事他没法做主外,其他的一切,刘备都做得很到位。

  说实话,天子很满意。他是个聪明人,不然也不会在董卓的手里活下来,还在长安那帮凉州武夫的威胁下挣扎了好几年。

  过于曲折的命运,让他早早就认识到了武力的作用。既然满天下都是谁拳头大就听谁的,既然在长安可以听董卓的,可以听李催、郭汜的,为什么就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