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鲁国(1/2)
自从西汉诸侯王之乱以来,历代汉家天子便把分封出去的诸侯王限制得死死的。地方官都是由朝廷任免不说,租赋也是朝廷先征收了再转发下来给诸侯王。东海王虽然不能影响鲁国的地方官,但他却能影响鲁国的地方士绅们。东海王作为东海、鲁两国最大的地主,他的一言一行,在这两地还是很受关注的。

  得了东海王之助,关羽一路悄无声息的潜到了鲁国。然后王府的谒者便递上一份帛书给关羽,对关羽道:“各县守令,非王上所能左右,至于国中愿为王上效力之士绅,尽在帛中,仆将回东海,在此预祝将军马到功成。”

  关羽谢过东海王谒者,然后在当地士绅的配合之下,暴起发难,突袭薛县、蕃县。二县措手不及,竟为关羽所夺。得手之后,关羽又紧闭四门,张榜安民。因为有内应,手下也有分寸,所以两县官吏,除了有个意图反抗的县尉作了刀下之鬼外,其余人等关羽悉数留任。当然,其家小被取于军中当人质那是避免不了的。诸官吏知是汉军至,纷纷拍着胸脯表忠心,表示愿为关羽效力。关羽对这些言论一笑了之。现在刚刚接触,如何来的忠心?无非是利益关系罢了,若自己战败,只怕那些人立马就要反目。

  两县闭门几天,也有消息传到其他地方,这世上任何事,不管你如何隐瞒掩盖,总会留下些痕迹。于是其他地方便派人来询问,城中守令应答自如,说是城中有暴民欲作乱以策应徐州,故有此异常。这本就是常事,各地与泰山郡等地方,皆有所发生。所以其他地方的官员们也没有生疑。

  关羽藏兵在蕃县,现在只有一个问题摆在他面前,是向北攻打泰山郡,与太史子义汇合,还是南下攻击围困彭城的夏侯渊?

  没想多久,关羽便已经决定了,先拿下鲁国,然后全力北上,击夏侯惇之后,助太史慈拿下泰山郡之后,火速南下,再援彭城。

  说干就干。为了瞒人耳目,关羽大手一挥,全军换作曹军旗帜。然后分兵一路至驺县、一路往卞县。驺令见一支军队在官道之上大摇大摆而来,不由心中生疑。远远望见,又见是己军大旗。心中稍安。于是便令使者出城询问。领兵的校尉高踞马上,看着来相问的使者,趾高气扬的道:“某乃夏侯将军帐下兵马,奉令自豫州来援,尔还不速报县令,开城迎接!”

  使者小心翼翼,道:“将军可有符令?”

  你说你是豫州兵马,这总得有个凭据吧?校尉立时大怒,便骂道:“沿途薛、蕃二县已查验,如何到了此地,又要看?平白耽误了军情,你可担当得起?”骂归骂,却是把一封文书向那使者扔将过来。

  使者拿起一看,果然是调兵文书,上面还有薛、蕃二县鲜明的县令大印。这才喜道:“将军还请随仆来。”

  于是在前作引,又使人先回报县令。驺令得报,知是己军,于是更衣之后,率父老百官出城相迎。

  到了城门处,汉军校尉笑眯眯的看着眼前这一班人。驺令出列,向校尉一拱手,道:“不知今次前来,是哪位将军当面?”

  校尉笑道:“可是驺令当面?”得到驺令回答之后,校尉立马便翻脸了,把刀一横,大喝道:“给我拿下!”

  一班如狼似虎之徒便冲了上来,把城门处的一干人等全部一网打尽。驺令尤未相疑,仍在挣扎:“我何罪!”

  校尉也不愿在城门处走漏消息,只是冷笑道:“你何罪?至府中便知!”于是便引军入城。城门处围观的百姓见军队不由分说收了县令等人入槛,不知发生何事。皆面带惧色。汉军校尉又和声笑着安慰百姓,说此来是有公务在身,部队绝对不会扰民。见军队确实是井然有序,又得校尉保证,百姓这才稍安。有胆大的已经在脑补这些官员们是犯了什么罪了。八卦之心一起,便再无遏制可能。到了晚上,城中已经是流言四起了。好在还没有人怀疑军队的身份。

  往卞县的关羽要晚一点,他也是依样画葫芦,获得了卞县的控制权。在驺、卞两县,也有东海王的内应。不过若是摆明身份,免不了就是要打上一仗。不是怕打不赢,而是关羽想尽量控制消息的传播。他也不指望自己能够一直瞒下去,但能晚一天便算一天,晚二天便算二天。战场之上,时机很重要。

  到了卞县之后,关羽便没有去管鲁县和汶阳了。他只命令那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