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战江夏(1/2)
左思右想之下,刘表最后还是决定往援江夏了。黄祖先与孙坚战,已经是损兵折将,若自己不管不顾,恐其非是曹军敌手。

  遂命长子刘琦、从事伊籍一道领兵一万,顺汉水而下往救黄祖。

  曹军入了江夏,江夏北方数县在陈宫等人强大武力面前,稍作抵抗,便选择了投降。解决了背后的危机之后,陈宫便把目光投向了江夏郡治西陵。

  西陵城守将知道曹军南侵的消息之后,迅速汇报给了黄祖。黄祖却是冷笑一声:“当吾好欺焉?”遂整顿人马,准备迎战曹军。

  黄祖并没有屯军在西陵,他因为屡遭扬州袭扰,所以在夏口筑堡,又于夏口之上游筑却月城,依此二城为托,在此立寨,操练水军。破了孙坚之后,他本来以为能有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结果是前脚刚驱了狼,后脚虎豹又来。

  不过对付曹军他并不害怕。在江河密布的江夏,他只要守住了大江防线,便可高枕无忧。事实上也是如此。江夏北方诸县因为黄祖救援不及而只得选择投降曹军。但到了西陵,情况便不一样了。

  西陵乃郡治,城墙高大坚固,又被黄祖经营多年,各类物资齐全。所以被曹军围住四面攻打,却也守得有条不紊,丝毫不乱。

  攻打数日见不得下西陵,曹休便对陈宫道:“公台,西陵坚城难下,不如往攻安陆。”

  陈宫把眉一皱,道:“却是不妥。安陆有涢水与汉水相连,荆州水师来往便捷,若围安陆,其必来援,吾等皆不精水战,如何阻之?”

  曹休便道:“吾曾游历吴地,深通水性,若荆州水师来,吾自往破之。”

  曹休的祖父曹鼎曾为吴郡太守,后其父丧之后携母往扬州避乱,在那里住了很久。曹操起兵,他辗转千里来投,所以被曹操称为此吾家千里驹。

  陈宫见曹休言辞果决,心中不由一叹,却也不好再劝。遂从之。于是便撤西陵围,调头径往安陆去了。

  到了安陆,陈宫、曹休、乐进三将一道发力攻打安陆城,安陆顿时摇摇欲坠。守将咬紧牙关,全力死撑。只欲撑到黄祖来援。

  正自鏖战间,忽然一支兵从后方杀来。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刘琦与伊籍。刘琦堂堂荆州第一顺位继承人,因不为蔡夫人所喜,屡进谮言,所以被刘表闲置许久了。还好这次荆州空前危机,刘表觉得蔡氏不靠谱,还是自己亲儿子可靠,遂起用刘琦。

  伊籍字机伯,刘表的小老乡,很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刘表了。也算得上是刘表的铁杆。所以便一道派了来。历史上的伊籍也是个死硬的汉党,曹操破了荆州,在诸人纷纷降曹的时候,他选择了投奔刘备。

  曹休见有兵来,只道是黄祖来了。便对陈宫、乐进道:“公台、文谦自攻城,吾往当之。”这是他们三人之前商量好了的,若有援军来,便交给曹休。

  曹休引兵去战刘琦,陈宫便对乐进道:“文谦,文烈性急,吾等可全力攻城也。”乐进点了点头,曹休是个急性子,说话有时候也不太好听。但没办法,谁让他姓曹呢。要是等他回来发现安陆还未攻下,只怕又要出言不逊了。

  曹休引军直扑刘琦,见敌军将旗不是黄字,却飘舞着一杆刘字大旗,而当先那将,却是个年轻小将,不禁愕然。于是把眼珠一转,高喝道:“来将通名!”

  刘琦闻声,把胯下战马一勒,横摆大枪,高声道:“某乃荆州大将刘磐是也,兀那贼子,无故而犯吾疆界,还不速速退去!吾主公已上奏朝廷,迟早要汝等好看!”刘琦也不傻,他武力值不高,若又打着荆州牧长子刘琦的名号,指不定对面那个凶猛的敌将就要对他有想法,所以才借用其从兄刘磐的名头。毕竟刘磐在荆州乃是数一数二的大将了,前番又在此击破扬州军,名声远扬。用来吓唬对面的曹将正好。

  刘琦与伊籍对打仗不太懂行,以前也没什么机会给他们历练。却不知道,两军对阵,全靠实力,除非是你实力太强大,否则还是要靠刀枪来说话,光耍嘴皮子又如何唬得住敌人?

  曹休一听是刘磐来了,不惊反喜,却是跃跃欲试。心道久闻刘磐之能,吾若能破其军,擒其而还,岂不是好?此番合该吾显名也!

  这个时候的曹操麾下,能够威压一方的大将,除了夏侯惇兄弟之外,便是曹仁、曹洪、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