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当北京遇上柏林 二十四(1/3)
就像李鸿章大人在奏折里诘问的那样,何以报德?

  现在成了大清最大的心病。

  宝鋆倒是逢难而上,向宫里递了一个折子,里面含含糊糊的大概意思是,现在北京城里的日本大使,每天都在求爷爷告奶奶的说清日友好,要把琉球奉还给大清,清日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了,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德国这尊神,咱大清就不请了。

  要不咱大清,也送块地给德国?

  对于宝鋆的这番话,大清朝廷里官员的评价是,真不亏是善于出宝的宝师大人。

  早年间,宝鋆刚入军机处当差,凡一遇到长毛捻匪的紧急军情,就喜欢去出恭,因此被同僚们戏称为出宝。

  今天重新拿起“出宝”来说事,满朝官员无非是在暗讽宝鋆,是屎!

  德国人希望签的合约,明确表示既不要大清赔款,也不要大清的地,宝鋆你这么说,是不是还嫌德国人好欺负?或者是嫌大清的国祚太长?

  弹劾,弹劾这个国贼!

  现在连旗人们都知道,旗人中的这些老爷们,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可旗人里的姑奶奶们,偏偏就就不认这个邪!

  大清朝入关之初,顺治帝驾崩之后,清国上下内忧外困,按照清史讲,是一个叫做孝庄的蒙古女人,挺身而出挽救了大清帝国。

  今天的大清,同样是风雨漂摇,同样还是一个女人,勇敢的站了出来!

  “姐姐,就凭完颜崇厚媚敌辱国,朝廷就该夺去他的顶带花翎,交由刑部,判一个斩监候!”

  “六叔这事做的也不地道,有些话只能心里想,怎么能说岀来,现在不但得罪了德国人,还得罪了汉臣,要是对内对外,都没个交待,不但你我姐妹堪忧,就是皇上,怕也是…”

  “妹妹我的意思是,让六叔先去避避风头,毕竟他是咱爱新觉罗家最有出息的男人,可不能因为这事,折损在这事里头。”

  “待事情过了,找个由头,把六叔起复,还不是姐姐您一句话。”

  “姐姐,现在夺了六叔的官职和俸禄,不但您觉得难过,就是我心里也不落忍。可现在这个崩坏的局面,要不这么办,让汉臣满意,让德国人满意,那大清的天,就真的要塌了!”

  “要不是皇帝年纪太小还没亲政,否则,妹妹我拼死也要让皇帝下罪已诏,绝不能委屈了六叔,谁让六叔是咱们家最有出息的男人呢……”

  慈禧的话说到这份上,慈安纵是对奕訢千般不忍,也只有含着泪认了。

  可是,失去权势的人,有几个能东山再起?大清一朝,多少官员陨落后,说的就是,落翅的凤凰不如鸡!

  慈安不知道,但慈禧却心知肚明。

  “妹妹,你主意多,现在大清上下都在问,何以报德,我们该怎么办?”叔叔的问题算是有个着落,可一想起德国人,慈安的头又痛了。

  “以德报德,以利报德!量大清之物力,结德国之欢心!”慈禧斩钉截铁的说道。

  大清亦或是爱新觉罗家的女人,就是这么有气魄。

  当家的女人们拍了板,事情就都好办,一夕之间,清国上下再次充满了干劲,清德之间的一切事,又上了快车道。

  崇厚成了铺路的第一个石子,在谋杀罪证与同性恋罪行,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首先,德国政府宣布崇厚,为不受德国政府欢迎的人,在缴纳将近二十万德国金马克的保证金后,遣返回国。

  接看,清廷宣布完颜崇厚误国媚敌、不遵友邦法纪、谋杀士子,定斩监候。

  至于奕訢一党的一干骨干们,清廷直接宣布,军机大臣索绰络-宝鋆,姑念其年老体衰,特录前劳,全其未路,以原品致休。其实就是直接罢官。

  户部尚书,军机处行走颜札-景廉功过相抵,坐事降两级退出军机处,仍留户部原任;李鸿藻、翁同龢妄议朝政,则令其退出军机处,李鸿藻谪内阁学士,翁同龢仅留毓庆宫行走一职。

  至于恭亲王奕訢,你不是病了么,那就停了双王俸禄,去总理大臣一职,在家养病吧。

  原本是光绪十年(1884年),清法战争之后才发生的甲申易枢,由于德国人的介入,最终提前了五年,发生在了光绪五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