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 霍亨索伦家的维多利亚(1/3)
乔伊结束了下去在柏林军官学校的训练,早早的回到太子宫,正准备到父亲书房问安时,却在书房门口看到,自己父亲正在和老宰相俾斯麦愉快聊天的场景,而母亲也坐在父亲身旁。

  这幅愉快交谈的画面,侧面的印证了在乔伊前世,老宰相的回忆录《思考与回忆》中,关于他与腓特烈皇储之间关系的描述,即俾斯麦宰相一直声称的,在1848年,从他与17岁的腓特烈皇储第一次见面时,老宰相获得了腓特烈皇储的信任。

  当然,必须承认皇储夫妇与老宰相之间是始终存在的,尤其是在对待社会党人,在自由主义,在君主立宪制度上,两人的矛盾是显而易见,而且还是针锋相对的。

  比如,乔伊到了书房门口之后没多久,皇储妃再次提出了德国的君主制,应该向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学习。

  老宰相即便在太子宫,做为受邀请的客人,依然毫不客气的反对维多利亚皇储妃的这一提议,在强烈反对之后,老宰相依然面容严肃的说道。

  “尊敬的皇储妃殿下,坦率的说,我从未期望能够得到您的赏识。”

  “皇储妃殿下,您对您的祖国,大不列颠所怀抱的那种与生俱来的热烈感情,从您来到德国的那一刻起,就竭力的使普鲁士或者说德意志起到的所有作用,就为了有利于您的祖国。”

  “我恳请您务必注意,大不列颠与德意志都是欧洲的强国,两者注定利益上有所不同,您不能总为了大不列颠的利益,而忘却德国的利益。”

  “皇储妃殿下,我们之间的矛盾,我个人认为,归根结底就是德意志优先,还是大不列颠优先的问题。”

  这番强硬的,充满铁与血的回答,很俾斯麦,但在乔伊看来,老宰相的话虽然很合自己的胃口,但政治上却有点不正确的。

  毕竟乔伊还惦记着,那些移民美国的德意志移民们,还希望他们心系祖国,时不时的能从德意志祖国的角度出发,来帮助德意志。

  如果真按照老宰相的话,那些移民们心系祖国德意志,反而就是不对的。

  无论如何,乔伊却打心眼里认同老宰相的观点,应该是德意志优先。

  人,总是如此的自我矛盾,所以人与人之间才有了矛盾。

  老宰相如此直白的语言,让维多利亚皇储妃出离的愤怒了,皇储妃挺直了腰反击道,“尊敬的亲王殿下,我绝不认同您的观点!自从我1858年嫁给弗里茨之后,我始终视德意志为我的祖国!”

  “在三次王朝战争中,我同所有普鲁士们一样,为普鲁士的胜利,为我丈夫的胜利而感到骄傲,在普法战争之后,我以我是德意志的皇储妃而自豪!我从未背叛我的丈夫,我也从未背叛德意志!”

  “从未有那个普鲁士的贵妇,肯将自己的嫁妆和封禄拿出来,去资助在历次战争中受伤的普鲁士士兵们。”

  “亲王殿下,只有我,将我的嫁妆和每年8千英镑的封禄全都拿出来,去资助那些在战争中受伤的普鲁士的士兵们!”

  “你们总是质疑我,不支持普鲁士去打仗,那是因为我看多了,那些被战争夺取亲人的家庭有多么的痛苦。而你们这些只在地图上挥动手指的人,从来感受不到普通士兵家庭的痛苦。”

  “活生生的人死去,只是你们报表上冷冷的数字!”维多利亚皇储的眼睛红了起来,一把甩开皇储伸来手,继续坚强的说道。

  “你们说我反对排犹,那是因为犹太人在欧洲生活已经上千年了,上千年的共同生活和通婚,每个欧洲人的血液里,或多或少都有犹太人的血液,如果按照那些反犹者的鉴别方法,

  1、父亲是犹太人,子女就是犹太人;

  2、母亲是犹太人,子女就是犹太人;

  3、信犹太教;

  4、如果前三条都不满足,在祖父外祖父上找有没有犹太血统,还没有的话继续往上挖。

  真这么做,我相信普鲁士三代人中,每个人都会与犹太人沾上关系。”

  “整个德意志,普鲁士人与犹太人早就生活在一起,反对排犹主义就是维护普鲁士内部的团结。将所有带有犹太血统的人赶出德意志,这完全是罗马天主教们的阴谋,目的就是摧毁普鲁士的根基!”皇储妃怒瞪着老宰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