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五十章无私还是自私?
的律法,学习吐蕃的文化,用吐蕃的文字,可以参加吐蕃的科举。”<r/>

  <r/>

  角厮罗看着无数充满希望的眼睛,科举制度对于汉家王朝的意义谁都清楚,但吐蕃一直没有出现,因为吐蕃是依靠人情之间的关系来维系官员和朝堂的,奴隶制度才是吐蕃的全部,一旦开设科举,也就意味着各个部族中的贤才有机会走向中央,对自家的部族有着说不尽的好处。<r/>

  <r/>

  这些期待的眼神让角厮罗非常满意,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并且他要通过科举做出更多的事情。<r/>

  <r/>

  “朕需要贤才,吐蕃也需要贤才!你们手中的权利要上缴给吐蕃,再通过吐蕃朝堂发放出去,不要急于反对,相信朕,朕可以保证再度发放给你们的权利一定会比你们原本的权利要大得多!”<r/>

  <r/>

  土地和权利是吐蕃部族最为重视的东西,而现在却要上交给国家,虽然有角厮罗的保障,但多少让人心中不舒服。<r/>

  <r/>

  现在已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角厮罗的话很清楚,只有把权利上缴,科举制度才会出现,他们没有选择。<r/>

  <r/>

  仁钦桑波,巫玛,以及尼扬若氏和尼雅氏纷纷表示支持,大多数的部族也在这个时候选择支持,没人敢反对,因为他们找不到反对的理由。<r/>

  <r/>

  “大义”这东西就是这样,当它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无法反抗,因为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个人而服务,而是为了整个种群在谋利。<r/>

  <r/>

  煌煌大义面前,什么东西都是卑微的,私心会被无限的放大,被人们所唾弃,因为自私和无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和天堑。<r/>

  <r/>

  原本自私是本能,是常理,是人生存的法则,可当无私的大义出现时,你就要放弃这些本能和常理。<r/>

  <r/>

  那到底谁是自私的大义还是否是大义<r/>

  <r/>

  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而角厮罗聪明的利用了这一点,仁钦桑波和巫玛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他们绝不会说出来。<r/>

  <r/>

  为了一个种族的自私,那这种自私就是大义,毕竟想要整合一个分裂多年的吐蕃,没有一点牺牲是不可能的。<r/>

  <r/>

  角厮罗并没有结束他的话,这才是刚刚开始,收缴权利和土地这是他开始对吐蕃进行规划的一部分。<r/>

  <r/>

  他还需要更多的改造这个吐蕃,文化和科举的出现会让吐蕃人的眼光不再那么狭隘,让来自各部的族人知道什么叫大义。<r/>

  <r/>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大宋陈兵压境一直在窥伺吐蕃,若是他还有数十年的时间,角厮罗一定会把吐蕃打造成铁板一块。<r/>

  <r/>

  <r/>

  <r/>

  <r/>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