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苏轼的难题
一些,阻止这些天竺人进入大宋。

  “来人行文吴万全,让他到本官的官衙来”

  书房小吏立刻答应下来便出去,现在的苏轼虽是大宋的驸马外戚,但却也是一路之地的转运使,总揽一路的军政大权。

  苏轼明白赵祯的意思,也知道现在该做什么,百姓的请愿和民意显然是和官家的目的一致,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兵驱赶那些聚集在大宋边境上的难民。

  没错,就是难民,天竺并未发生天灾,这完全是导致的灾难,苏轼从朝中得到消息,天竺人在和塞尔柱人秘密通商,显然这些土地被天竺高等姓占据之后,加大剥削,大量的粮食和产出被用于贸易。

  逼得天竺底层百姓没有饭吃,人为的产生了大饥荒,所以天竺百姓才会到大宋的边境上,希望得到大宋的施舍和援助。

  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放松,这段时间苏轼对天竺人了解的很透彻,一旦云南路对天竺难民进行援助,那只会让大宋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天竺人是不会感激大宋,甚至会觉得理所应当。

  得益于交通的发展,从腾冲府到大理只需要两个时辰,吴万全很快就到了,风风火火的就来了,他比苏轼还要着急,因为腾冲府的腾冲军已经开始和边境上的天竺难民产生冲突。

  天竺难民已经等不下去了,开始冲击大宋的边境线,想方设法的穿越腾冲军的封锁,而难民的数量很多,腾冲军杀不过来

  眼下的情况危急,说不得就会成为大宋和天竺之间战争的开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