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从
当吐蕃和大宋之间的交流障碍消失,当吐蕃人发现他们只能从大宋获得想要的一切之后,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吐蕃没有办法对大宋发动战争,因为双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

  角厮罗知道,要想让吐蕃过好,就必须统一吐蕃之后向大宋称臣纳贡,做一个俯首帖耳的归顺之国,藩属之国,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是角厮罗的想法,但赵祯并不这样想,西藏成为大宋的藩属之国是好事,但赵祯要的更多。

  角厮罗对大宋如此态度最简单的原因是,大宋没有任何侵略占据吐蕃的理由,反而是担心吐蕃侵扰边防,所以他给出最大的诚意。

  他这么想不奇怪,因为吐蕃从始至终都没有成为华夏的土地,中原王朝从没有真正的有效统治过吐蕃高原。

  但在赵祯的惯性思维当中,他把青藏高原看作是华夏的一部分,事实上从元朝开始,中央政权才开始真正能够统治以及管辖吐蕃的事物。

  在此之前的数千年时光中,吐蕃都是独立存在的,并且和中原王朝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关系。

  吐蕃成为华夏的一部分,成为汉室的领土其实是从元朝蒙古人手中接过来的,元朝征服了吐蕃,设立宣政院,以此统辖吐蕃。

  而明朝便简单的多,直接收缴元朝旧敕旧印,换发明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过渡,继承了对西藏地方的主权。

  但这些都是历史,还未发生的事情,赵祯忽然醒悟,为何角厮罗的态度如此恭谦的同时却绝口不提成为大宋的自治区,而是坚持以藩属之国为最。

  因为吐蕃是一个独立与华夏汉室的存在,双方之间并没有发生过统属关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