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钦定宪法
反对,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民间有一句谚语“官家当朝权贵不当道!”

  这话最能表达大宋权贵的现状,他们往往比朝臣更加收敛小心,前车之鉴太多了,大宋的皇族本身就是个被限制的存在,他们不能入朝为官,只能通过军中当一员武将,还是那种不能统兵一方的大将。

  要么便是才学过人,入格物院之中为大宋效力,可以说几乎没有出头的机会。

  而大宋的外戚…………太少了,只有一个皇后是汉家女子,王家…………呵呵,王蒙正和王齐雄父子两现在听见官家的名号便瑟瑟发抖。

  其他的外戚更是对大宋朝局完全没有威胁,死的死,逃的逃,上哪还有

  所以赵祯在宣德门前,祭天之后便毫无阻碍的下旨,宣布重修《皇宋宪法》名字也改好了,就叫《皇宋钦定宪法》,人选也很简单,六部的每位尚书也是朝中的参知政事都需要参与此次重修。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赵祯一贯的作风,修法也是如此,重修的《皇宋钦定宪法》将要满足大宋的各行各业,甚至是各个阶层的需要。

  所谓的法不再是衙门专用判定刑的标准,而是整个大宋都要遵守的律法。

  其中所涉及的包括教育,诉讼,商业,行政,文化,医疗…………等等诸多方面,赵祯决心要打造一副适用于大宋的完美律法,所以才会要求各部相公配合。

  因为这六部基本囊括了大宋的各方各面,无论是尚书还是侍郎,以及各司功曹等等都对自己所管辖的事物清晰,自然也就能为修法提供更好的支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