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来面目(1/2)
国家就像是一个民族企业,最少在赵祯眼中就是这样。

  要想高效的运行,就必须要砍掉一些东西,当然赵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努力的保持着人文建设。

  毕竟说到底国家与企业不同,但运行的机制却是类似的。

  在赵祯的旨意下达后,朝廷的政令传递下去后,这个国家便开足了马力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了。

  战争是国家之间较量的永恒主题,也是获取利益和控制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尤其是在封建时代,这个文明疯狂扩张的时期,非常有用。

  所有的礼法都可以抛之脑后,所有的人性都可以用利益二字摸去,甚至抹去的可能是一个民族。

  事实上随着大宋的实力不断强大,不断的超越一个又一个王朝的时候,赵祯发现,华夏遗留的华丽外表下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丛林法则。

  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统统都是借口,不过是面对一个不断扩展民族或是国家的敌视而已,就如同现在大宋对吐蕃用兵一样。

  高原对大宋来说并没有威胁,因为汉人上不了高原的同时,吐蕃人也下不来!

  但为何吐蕃王朝和唐朝之间的战争持续了整个大唐王朝的全部统治时期

  结果不言而喻,因为利益,双方都要发展,都要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唐人是因为吐蕃对本土的侵略而以牙还牙吗不是,主要的矛盾就在于西域,这片丝绸之路的要害之地。

  赵祯很清楚,西域这块肥肉不单单大宋和辽朝盯上了,就是吐蕃也一样虎视眈眈,吐蕃使者当初希望和大宋联手拿下西域,还不就是为了从中牟利

  但大宋拒绝了吐蕃之后,辽人最终占据了那片土地,每一天的时间都让赵祯恨得牙根痒痒,同时他也明白每一天辽人都从西域获得大量的好处。

  此消彼长是赵祯最不能忍受的事情,一年的准备时间他都觉得多了,但却不能不等,他要用这宝贵的一年时间把吐蕃拿下。

  赵祯批阅着奏疏,他忽然发现自己难道只能通过这些简单的文字,和朝臣之口控制这个国家吗

  好像并不是这样,他完全可以走出皇宫,走出神都城,看看大宋到底是怎么运行的,这个想法大概就是帝王享受整个国家的过程。

  帝王并不一定要在宫中,只是朝臣们这么希望罢了,当然所有的奏疏,朝政,都是从地方上向朝廷汇报的,于是京城也就自然成为整个国家最为重要的地方。

  而帝王的自有也就自然而然的被限制在了这里。

  赵祯觉得自己可以打破这个定律,当然不是废除神都城,而是皇帝应该走出皇宫,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也许很难,但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却并非如此。

  大宋的基建从水泥发明之后的时间里便开始了,赵祯清楚的记得,当初他登基之后便有一项重要举措,即是把以工代赈全面替代朝廷单方面无偿的救灾。

  这样的好处立竿见影,人都是有自尊的,极少有人愿意在有能力获取粮食的时候还瘫在原地伸手向别人索取粮食,更多的人是喜欢这份粮食拿的更有尊严。

  特别是朝廷提供了这个机会后,他们有机会获得这份尊严的时候往往会做的更好。

  做什么工最简单的就是修河修路,大宋的水泥路网的建设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完成,当然灾民的以工代赈只是添砖加瓦,最主要的还是靠富商,州府衙门自己修路,毕竟你不能指望年年天灾,即便是百姓受得了,赵祯也受不了啊!

  而眼下对于赵祯来说却有一个极好的机会,代州洪灾,五台山发生泥石流,房倒屋塌死伤无数这是赵祯亲政以来遇到最大的天灾。

  天灾往往会和联系在一起,但这一次却并非,而是单纯的天灾。

  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实在是太过明显,无论这个文明的程度有多么强大,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真的是脆弱的不堪一击。

  代州的急脚递是在山洪爆发之后连夜赶往神都城的,一天,只用了短短的一天时间急脚递便从代州横跨六个州府抵达神都城,并在一大早送到了赵祯的面前。

  从代州知州卢道先的描述便可知这场浩劫的可怕,“流三百家,死伤六千余人,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五台山裂河水陷穴,广数田亩。”

  这是山洪暴发,还是在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