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巧言殿春光(1/2)
苏婳抵达辩论场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学子在交流辨合,看起来分外热闹。

  苏婳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了下去,对于这种场合,她更喜欢旁观,在适合的时机出现。

  学子们陆陆续续到齐,三大夫子也随后到来,鸣礼官就位,讲述着每年不变的规则。

  清韵辩论一共有三轮,每一轮的题目由一位夫子随机出题,每一轮初心堂和博渊堂都可以派九个人进行辩合,车轮战,最后留下的哪个院落的学子,则哪个院落胜利。

  第一轮。

  博渊堂出战的第一位学子,竟然是顾丞相的妹妹,顾清歌。

  苏婳还记得顾清歌在清韵盛宴上那一曲玉箫带来的轰动,不由对顾清歌的表现多了几分期待。

  第一题是良夫子出的,题目为“成事在天”与“事在人为”的辩合。

  顾清歌就那样温婉的坐在殿内,一举一动却有说不出的贵气。

  “初心堂龚朝渊前来讨教,还望顾小姐不吝赐教。”

  顾清歌颔首,问道:“敢问兄台,成事在天还是事在人为?”

  名为龚朝渊的学子笑着回答:“自然是成事在天。”

  “那么,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不知兄台做何解释?”

  顾清歌依旧保持着温婉的笑容,龚朝渊的脸色却是变了,拱手一礼,龚朝渊就下了场。

  “初心堂学子池鸣前来讨教。”

  顾清歌微笑着看着池鸣,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这一次,池鸣选择了“事在人为。”

  “那么,孔明借东风,若无东风,该何处之?”顾清歌再次笑着问道。

  池鸣同样面色一变,灰溜溜的告辞离去。

  接下来,顾清歌又接连打败了初心堂另外七个学子。

  博渊堂只用顾清歌一人,就取得了第一场辩合的胜利!

  苏婳看着气度不凡的顾清歌,心生感慨。不得不说,顾清歌是一个很擅长辩合之术的人,无论是什么观点她都能佐证,让对手辩无可辩,也难怪初心堂败的那么难看。

  第二轮。

  崔夫子出题。题目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的辩合。

  这一次,初心堂第一个出场的人是容旭。

  自从清韵盛宴容旭被息皇从博渊堂发落到初心堂后,容旭一直低调行事。

  上一次的初心堂入博渊堂的考试中,容旭为二甲,名次仅在苏婳之下,但由于息皇发落的缘故,容旭依旧在初心堂学习。

  容旭曾经在清韵盛宴上放弃枭王题目的事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因此他一上场,很多学子立刻窃窃私语起来。

  苏婳看着容旭,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苏婳看着明显有着变化的容旭,有些期待他接下来的表现。

  “婳儿,等会你要不要上去?”

  苏浅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苏婳身边,轻轻问道。

  苏婳狡黠的笑了笑:“你想上就直说嘛,何必拐弯抹角的拉上我?”

  被说中了心思,苏浅不好意思的笑笑,说道:“看完容旭这一场辩论,下一场我就代表博渊堂上台。”

  “那行,这容旭被打败后,我就上去好了。”苏婳夸张的做了一个环抱住自己的动作,笑嘻嘻的说:“这样就不会在辩合场遇见你了,不然人家真的好怕怕呢…”

  事实证明,现实都是残酷的。

  容旭以一人之力击败了博渊堂九位学子,足以和顾清歌分庭抗礼。

  第二场的休息时间,苏婳郁闷的戳着面前的桃子。容旭真是的,就这样击败了九个人,自己要是想上场,就只能等待第三场了,可是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要对上浅浅了…

  第三轮。

  形夫子出题,题目为“君为贵,民为轻”和“民为贵,君为轻”的辩合。

  听罢形夫子出的题目,场下议论纷纷。这样的话题,实在是太敏感了,一个不慎,都有可能万劫不复…

  苏浅在场下犹豫了一刻,回过神,博渊堂已经有学子上场了。

  只好无奈的笑笑,看着这一场辩论。

  或许是因为话题太过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