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南阳公扁担
西太守女,今日嫁于辽东太守毛伯达之子,迎车至门前,忽大风,我避风回房,而后见你入房来。

  侯霍便说道,辽西离此地五千余里,女郎为何于此与我争房。

  女郎惊起,出门看之,全非己家屋舍,知是定命,遂嫁侯霍。

  “死鬼尚知报恩哇,竟儿你怎么看?”高岳又问道。

  这可是明玄法师的得意之作啊!

  竟儿抓抓脑勺,说侯霍是田夫,这女郎是太守家的“衣冠女”,按唐律不合婚配。

  “......”高岳默然。

  那边,云韶、云和则轻摇扇子,不住点头。

  这全是这俩教竟儿的?

  高岳硬着头皮,就又问竟儿《南阳公扁担变文》起来:

  (这是篇应运而生的新变文)建中三年,长武军叛,陛下播迁奉天,国家危难,李令公(李晟)陈兵东渭桥,韩南阳自润州运米百艘以饷大军,南阳公有一扁担,自挑米囊五斗,自仓廪担之至扬子巡院,急行如飞,军卒莫不振奋,又感南阳公年老,恐其不支,遂窃其扁担而藏之,南阳公寻觅不着,便于上元寺取一粗竹,于月下剖之,削之锯之,不日即得一新扁担,又墨书“韩滉之担”于其上,自此绝无失窃之事。

  而镇海全军将佐军卒争相举米,须臾而集,运抵渭口,李令公得克长安,国家兴复,南阳公功莫大焉。

  读完后,高岳就问竟儿,对这篇变文又有何感想?

  竟儿拍着小手,高呼道,南阳公实乃大唐的栋梁忠臣。

  高岳额头上的汗珠,咕噜噜地淌下来,有些心神不宁地扇着扇子,良久他起身,不再追问下去。

  “卿卿,不问第四篇了吗?”云韶很是惊讶。

  第四篇正是太宗皇帝幼时,运斧斤削破自家田庄橘子树后,又向高祖坦诚错误的变文。

  “这些变文,以后就不用叫竟儿看了。”

  高岳现在明白,他儿子的思维果然不同于凡俗。

  以后还是找些经世的文章给他读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