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楔子(修完)(1/3)
宠妃的演技大赏</a>
  ==第一章楔子==
  延熙元年,八月十五,亥时一刻。
  秋虫喃浓,乌云遮月。
  嫡皇子诞生,本是大喜之事,可坤宁宫上上下下却无一丝喜气。
  宫门紧闭,太监宫女噤若寒蝉,四周阒寂,犹如暴风雨前夕。
  太医院院正常岺甫跪坐榻边,手指微颤,大滴大滴的汗水从鬓角滑落。
  这一室的忐忑惶恐,皆因榻上那名女子——大周朝的皇后,苏菱。
  隔着层层叠叠的缦纱,常岺甫颤着嗓子道:“再拿碗汤药来。”
  宫女急忙道:“是。”
  药汁过喉,苏菱的呼吸却越来越弱,她的瞳孔渐渐涣散,下意识呢喃,“父亲、兄长。”
  话音甫落,众人的神色骤变。
  世人皆知苏后出身高门,父亲是镇国公苏景北,兄长是大理寺少卿苏淮安,身份地位在这后宫无人能及。
  只是如今,苏后的这两座靠山,已是大周朝最提不得的两个人。
  很多事要从半年前说起——
  新帝登基不足三个月,巳州边境便有齐军来犯,来势之汹,可谓是前所未有。苏大将军领兵出征,六万精兵绝尘而去。
  然,一个月前,阆州总督快马来报,称大周六万将士被困密河,腹背受敌之际,苏景北竟进了敌军营帐,之后再无踪迹。
  苏家战功赫赫,又有从龙之功,没有死证,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可紧接着,便有人找出了苏家通敌叛国的罪证——镇国公府内,竟藏着一条修了十年之久的暗道。
  循着线索,刑部、锦衣卫连夜查封京城数家妓院、酒楼、茶馆,捉拿细作百余人,这里面很多家店面,都与苏家有关。
  以上种种,便是死证。
  镇国大将军通敌叛国,满朝哗然,坊间耄耋老太得知自家儿孙战死沙场,再回不来,便一头撞死在了镇国公府门前。
  一时间,整个京城怨声滔天。
  为平民心,劭熙帝萧聿御驾亲征。
  大周百年基业能否得以延续,一切尚未可知。
  药灌进去多少,苏菱吐出来多少,常岺甫额头的汗如更漏一般滴答作响,他缓缓转过身,反复斟酌后才道:“启禀太后,皇后娘娘近来思虑过重,劳神伤身过度导致早产,一连折腾两日,眼下,眼下许是撑不住了……”
  就在众人静默之时,宫女扶莺倏然抬头,对太后道:“奴婢斗胆,有话想与太后娘娘说。”
  太后坐在棕竹嵌玉的扶手椅上,拨弄佛珠的动作一顿,淡淡道:“你说。”
  扶莺深吸一口气,朝女官徐尚仪看了一眼,道:“奴婢方才看到徐尚仪袖中藏了一张带血的帕子,举止鬼祟可疑。”
  被指出来的徐尚仪突然怒道:“你胡说八道什么!”
  太后敛了敛衣襟,神情严肃道:“你是说,那帕子有问题?”
  “奴婢不知,奴婢只知道,徐尚仪后来又将那帕子扔殿外去了。”
  “还请太后娘娘明察!请太后娘娘做主。”
  苏菱已经没有力气再开口了,她用余光看了扶莺一眼。
  傻子。
  说出这样的话,与白送一条命有何不同?
  这世间想要她性命的人多了去了,没人能做她的主。
  毕竟,通敌叛国是罪,身居高位是罪,诞下嫡子更是罪。
  徐尚仪“噗通”一声跪下,大声道:“太后明鉴,奴婢绝对没见过什么帕子。”
  “来人。”太后睨着徐尚仪,道:“带下去严刑拷问,如有可疑之处,直接送往司礼监。”
  “奴婢冤枉!”
  两个太监直接将徐尚仪拖走,
  沉闷的雷声划破半空,风声猎猎作响,房檐下的灯笼在凄风苦雨中来回摇曳,大雨倾盆而下。
  也不知过了多久,殿内响起了断断续续的哭泣声。
  苏菱缓缓闭上眼,回忆纷至沓来——
  永昌三十六年,春。
  那一年,她十七岁,待字闺中。
  本以为能嫁个门当户对、肯疼她爱她的郎君,却不想一道圣旨,让她成了晋王正妃。晋王萧聿不得帝心,生母早逝,又并非嫡出,虽说是在皇后身边长大,但这储位之争,仍是胜算寥寥。
  这道圣旨,分明是把镇国公府往火坑里拉。
  那时的她,觉得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