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苦中作乐(求推荐票!)(1/2)
9月14号,李谦就带着《生死频率》剧组来到了沈洋,拍摄室外戏。

  18天拍完室内戏,时间都在计划之内。

  外景戏主要还是一场爆炸戏,一场火灾的戏,以及两个主角房子周边的戏份,还有一些零碎的戏份。

  选择在沈洋拍摄,主要还是也因为电影里面是两个时空的剧情。

  1987年和2007年,既要展现出两个年代的区别,也不让相差太大,这会产生一种割裂感。

  比如87年拍偏远地区的小城市,07年拍京沪这样的大都市,差别太大了,会让观众看着别扭。

  能分出是两个年代,又差的不是特别大。

  那东北无疑是最合适的了,80年代东北不论是城建还是生活水平,都是国内第一档的。

  因为种种原因,发展相对东部沿海慢了点。

  过去二十年里,东北算是变化比较小的。

  只不过基础在这里,共和国长子,三个省会也比中部几个省会强。

  正好1987年中甲冠军就是辽阳东药队,那个时候国足还没有职业化,中甲也就是后来的中超了。

  足球也是那个年代,受众、参与度最高的运动,也没得选,

  当天来沈洋的时候,李谦先去了一趟辽阳电影制片厂,虽然整个东北的电影业务都集中在隔壁的长影集团,不过辽阳电影制片厂的洗印车间还在。

  工人的技术李谦一点也不担心,这些从业几十年的老工人,比机器都让人放心。

  又把各个外景地点都摸了一遍,两个主角家的外景是一处城中村,家家户户小洋楼,始建于00年。

  不新不旧正好,做下后期,做出20年的差距不是问题。

  这一点就没有西方方便,别说二十年了,很多城市四五十年都没有大变样。

  其他城区的外景基本没有,这方面倒是不用费心去找了。

  头两天先拍了房子附近的戏份,张翰宇陪儿子踢足球,教儿子骑自行车。

  邓朝晚上坐在院子里回忆往事,以及通过无线电和父亲通话,确定了身份之后,下雨天的晚上兴奋地冲出家门发泄的戏份。

  电影紧锣密鼓地拍摄中,幸好九月下旬的沈洋还不太冷,早晚也有接近十度,白天最高温度接近二十度。

  9月25号傍晚,剧组来到郊区,拍摄电影开场的爆炸戏。

  一辆油罐车在公路上发生侧翻,燃油泄露,车子正好压住了地下电缆管道的入口,里面有两名工人在维修电缆。

  这场爆炸跟整体剧情没什么关系,就是展现父亲的的人物形象,毕竟是消防员,火灾现场才能更好地展示一个消防员的形象。

  管道内部救人,起火的戏份在怀柔摄影棚里拍了,这场戏就是拍张翰宇在救出了人之后,最后一个从管道里出来。

  出来之后,油罐车立马就爆炸了。

  现在先拍油罐车侧翻的戏,80年代的解放油罐车就比现在普通的厢式货车大一点,不是现在那种特别长的油罐车。

  拍的时候时候真车,爆炸的时候换个等比例的道具上去,后期渲染一下。

  专业的事情有专业的人来做,国营制片厂早年没少拍战争戏,经验足够。

  不去瞎指挥,李谦就和演员们站在边上等着。

  九月底的沈洋晚上还是很有些凉的,风也不小,李谦把外套的拉链给拉上了。

  “今天好像有点降温了,估计晚上就要到十度以下了。”

  “现在还好,再过两个月就难受了。”

  张翰宇下午刚拍了下班骑摩托车回家的戏份,一路拍了好几条有年代感的街道,兜了兜风。

  还好现在只是有点凉,不怎么冷,要是在冬天的东北骑摩托车,那滋味不用想都难受。

  “之前拍《集结号》的时候真是难受,身上棉袄、大衣能穿多少穿多少,那时候战壕附近有颗很矮的枯树,一到下午我们就盯着那棵树,等着太阳比那棵树还矮,没有夜戏的时候就该收工了。”

  “大冬天在东北拍戏,那冰天雪地的,确实难受。”

  李谦摇摇头,打开保温杯,喝了口热水。

  “对了,朝哥。”

  “你跟那小演员培养感情,培养的怎么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