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落日(1/3)
午后,晋阳城东,欢呼声如潮般响起。
  东城墙处,大量楚兵沿着一道道被“克虏伯”打出来的斜坡,冲上千疮百孔的城头,然后进入城内。
  齐军战前精心布置的各种防御设施,在此之前,已经被楚军的“克虏伯”摧毁,根本就阻止不了楚军突破城墙。
  但是,新的防线已经在城内出现,那是由大量砖木、障碍物堆积在各街道上而组成的街垒。
  大量齐兵坚守街垒,在街垒后,在旁边院墙、屋顶,拿着弓弩,等楚军上前送死。
  除此之外,又有许多妇孺参战,要么也拿着兵器、弯弓搭箭,要么不断搬来砖石,以作“箭矢”。
  面对蜂拥而来地楚兵,无论是披坚执锐的男人,还是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妇孺,全都毫无惧色。
  晋阳为高氏霸府所在,不仅有大量武勋,还聚集着大量精锐以及军户。
  这些军户,是当年被安置在河北地区的六镇军民,走投无路之下,跟着高欢转战各地。
  高欢成了权臣,以晋阳为霸府,后来儿子当了皇帝,这些军户也过上了好日子,至少比起当年在六镇吃风沙,好了许多。
  所以,他们对高氏的忠诚,以及对外人的敌视,并不会因为晋阳东城墙被突破而瓦解。
  楚兵渐渐逼近,街垒后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握紧手中武器,或者能够当做武器的物体,准备死战。
  但是,楚兵停在百步距离,对他们喊话。
  喊的无非是什么“投降不杀”之类的话,但没人信。
  当年的洛阳朝廷,把他们当贱户;现在,他们也不相信南方的朝廷。
  楚军这边喊了一会,见各街垒后毫无回应,于是,“忠勇伯”就位。
  “忠勇伯”和“克虏伯”一样,是新式兵器——火炮的军中代称,但和身材细长如柱的“克虏伯”不同,“忠勇伯”身材矮胖如钟。
  因为外形像钟,故而取其谐音,命名为“忠勇伯”。
  一枚枚肥胖如酒坛的火油弹,由炮兵们装填完毕,“忠勇伯”们随后对天怒吼起来,将这些沉重的“酒坛”抛出去。
  肥胖的火油弹,在半空中画出个曲线,绕过一堵堵厚实的街垒,落在百余步外的地面。
  在街垒后的人群里,墙壁上,房屋上,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火花。
  火花照亮了附近人们的双眼,也点燃了不少人。
  身上着火的人,哀嚎着挣扎,这忽然燃起的火,水扑不灭,而着火者身上燃烧的液体,其他人沾上,也会跟着被点燃。
  齐兵依靠街道、墙壁、房屋构建的各类街垒,在楚军“忠勇伯”的不断抛射下,根本就起不到预期的作用。
  雷鸣声此起彼伏,晋阳城东各街道处的街垒,很快烧成一片火海,无数准备和楚兵同归于尽的齐兵,连同其家眷,在大火中溃散。
  他们甚至还没机会和敌人白刃战,就已经伤亡惨重,面对蔓延的火势,血肉之躯,根本就无法抗衡。
  一如开始西沉的太阳那般,齐国的国祚,已经完了,而他们的命运,自己已无法掌握。
  严重破损的东城墙上,楚军将领用千里镜观察城内情况,确定各街垒处的齐兵已经溃散,便发出进攻的号令。
  准备就绪的楚军各先锋队,扛来湿漉漉的毛毯和布帛,还有一桶桶泥沙,在火场中铺出一条条通道。
  激昂的鼓角声响起,身着红色戎服的楚军将士,在烈焰之中,化作猩红的潮水,涌向晋阳城内各处。
  。。。。。。
  夕阳西下,晋阳城内雷声此起彼伏,到处都是火光和浓烟。
  晋阳宫,宫中一片混乱,随着宫门在浓烟、巨响和火光中垮塌,本就已经稀稀拉拉的禁军,一哄而散。
  楚兵从垮塌的宫门处涌入皇宫,指挥禁军守门的高俨,见左右只剩下几个部曲,嚎叫着挥舞手中佩刀,扑向楚兵。
  他是皇帝的同母弟,心意已决,绝不屈膝投降。
  楚兵本来想给这位一个痛快,但见衣着不凡,铠甲也特别光鲜,琢磨着莫非是什么贵人,便把长矛当棍用,一番乱打,将高俨打翻在地。
  然后一拥而上,将其如同抓猪般捆起来。
  涌入皇宫的楚兵越来越多,宫人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但又能逃去哪里?
  逃出宫,外面是同样混乱的晋阳城,即便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