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攻势(续)
不妥。
  身上又被流矢射中,中了几箭,亏得铠甲护体,没有大碍,但他心急如焚,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
  却见带着人赶来助战的几个参谋,直接把火油瓶往人群后部扔。
  参谋们在军校练过火油瓶的投掷技巧,这么一扔,不偏不倚,刚好烧到战线北侧、齐军一边。
  虽然着火点和己方兵卒是近在咫尺,却有惊无险的只烧敌人,烧不到自己人。
  火势蔓延截断齐兵人群,其攻势顿减,陈昌反应过来,赶紧命令部曲后撤,脱离接触。
  双方脱离接触,楚军这边投掷起火油瓶就没了顾忌,不断绽放的火光,连接成火墙,将破口再次“堵”上。
  营区中部,沈恪得知北栅安全,松了口气。
  他身边还有千余弩手可用,这可是当初随着陈霸先征战的岭表弩兵,作战能力极强,但没有立刻调往北栅。
  因为战况还未到最危急的地步,他不能把所有筹码都押上去。
  果不其然,南栅来报,说周军攻势凶猛,将士们伤亡很大,快要撑不住了。
  南栅危急,但沈恪不急,因为他判断这是敌人“声东击西”之计:
  在南栅持续发动攻势,迫使他们集中兵力来南栅,但实际的突破位置,却是其他方向。
  但增援还是得增援,沈恪下令:“火油瓶,把火油瓶都用上!火油瓶,就是南栅的援军!”
  他还是不想动这千余弩兵,己方忍了数日都不轻易使用的火油瓶,今天总算是派上了用场。
  战斗在持续,南栅转危为安,但周、齐两军的攻势似乎无休无止,楚军将士只能咬牙坚持。
  营垒四周闪烁的火光,几乎把夜空映亮,让沈恪想起了台城被围时,敌军昼夜攻打时的情景。
  皇帝让陈昌当前锋,让他当陈昌的长史,想来,就是预料到会有这一天。
  所以,他可不能输,也不能输了这口气。
  韦孝宽以玉璧之战名扬天下,而他吴兴沈恪,或许能力确实比不上韦孝宽,但有一颗不服输的心。
  现在,能和对方交手,哪怕只是营垒攻防,他也不能输!
  刺耳的号角声,从东栅传来,这就意味着,那里已经被敌人攻破了。
  ‘来了!’沈恪心中一叹,他判断,这才是敌军真正的主攻方向。
  立刻让人去给陈昌通报,随后调集弩兵前去增援。
  东栅,破栅而入的周兵,嚎叫着扑向堵口的楚兵,因为周军戎服为黑色,所以如同黑潮一般,看起来势不可挡。
  但是,闻讯赶来的弩兵,登上提前搭建好的高台,居高临下,对准黑潮放箭矢。
  这些高台,在营地四周都有,是为了弩兵发威而提前搭建的“发射阵地”。
  楚军弩兵所用弩,已经不是岭表地区的“老式弩”,弓力更强劲,上弦速度更快。
  破空之声骤起,宛若朔风,将黑**“皱”。
  弩兵所射,为破甲矢,射得身着铠甲的周兵倒下一片。
  轮番发弩的楚军弩兵,持续射出破甲矢,使得周军的攻势为之一凝。
  又有其他楚兵围了上来,投掷出火油瓶,点起熊熊烈火,将周兵逼退。
  不知不觉,东方露白,持续了一夜的攻势,在南北两侧的鸣金声中,戛然而止。
  楚军旗帜,以及不少残破的箭楼,依旧顽强竖立在营中。
  它们倔强的看着东面群山,宛若倚门而立的妇人,盼着出远门的良人,早日归来。
  旭日东升,阳光照耀大地,为血和火环绕的楚军营地,泛起一层耀眼的金光。
  恍恍惚惚之中,东面,出现了“良人”的身影。
  如潮的欢呼声,随后响彻营地上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