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栩栩如生
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标本,栩栩如生,连同《常见植物图鉴》一道,成了学生们读书之余,增长见识的读物和“教具”。
  姚察看着眼前的作物标本,想起医学院的草药植物标本。
  那才是真正的壮观,无数个陈列架上,陈列着密密麻麻的标本罐,数量有上千。
  这其中,有完整的植株,或者是根、茎、叶,以及部分枝杈,使得学生们不需要去野外采集,就能对各类草药的形态有所了解。
  医学院,是新开设的学校,专门培养医师,需要大量的“教具”,这些种类齐全(相对而言)的药用植物标本,正好派上大用场。
  姚察的父亲、太医正姚僧垣,就在医学院兼任博士,教导学生,讲解医理、药理。
  有了大量的植物标本,以及刚定版、开始印刷的《常见药用植物图编》图册,学生们熟练辨认草药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
  所以,制作植物标本(干、湿漉标本)的技术自从普及以来,确实带来了不少便利。
  朝廷的“公办教育”,比起历代,更加偏向实用化。
  当然,目的性也很强。
  姚察看着眼前这一排排粟的标本,想到时局。
  他看过《齐民要术》,对其中所列各种作物有印象。
  其中提到的许多作物,以及粟、黍,基本上都在北方以及关陇地区种植。
  现在,朝廷这么关注粟、麦、黍,很显然,是要为以后做准备:
  当朝廷在河北、关陇实施管理时,各级官员必然要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农作物的种植情况。
  有司派去各地刺探消息的细作们,把各地的粟、麦、黍制作成标本带回来,才有了眼前这琳琅满目的“湿”标本。
  由此可见,当今天子,一直在为统一天下做准备。
  不仅常年刺探敌国消息,国内也在紧锣密鼓的备战,譬如大兴农业,增产、屯粮。
  江东太湖区域,经过大规模治水,粮食产量已经大幅上涨,身为吴兴人的姚察,能确定各地官府关于粮食的上报数字并不是虚报、浮夸;
  淮南地区,大规模屯田、种植水稻,淮北、河南地区,已经开始粟麦轮作,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并且按照《齐民要术》中所说,土地休耕期间,种植菽(豆)类作物,以恢复土地肥力。
  除了种植菽(豆)类作物,还种植牧草——苜蓿,据说这种牧草也能恢复土地肥力。
  数年来,两淮、河南各地,无数农田轮作间隙种植苜蓿,恢复土地肥力的同时,为牛马提供大量牧草,所以,马匹的饲养规模连年增加。
  战马的数量,自然就水涨船高。
  姚察来到一个展示架前,看着几种苜蓿的标本,想着朝廷厉兵秣马,不由得期待起来:也不知,王师何时北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