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尔虞我诈(续)(1/3)
金乌西落,夜幕降临,梁军营地,李笠正在巡视,因为这是友军营地,所以大都督王僧辩派人陪同。

  李笠看着满地伤员,心情沉重。

  如果他再来晚一些,可就真的只能给友军送终了。

  两军交战,人员伤亡最大的时候,不是在两军交战时,而是一方溃败后,另一方乘胜追击时出现。

  傍晚时,李笠的徐州军刚好是在梁军溃败、齐军开始追击时出现,他们的出现迫使齐军停止追击,收兵重组阵形准备第二轮作战。

  如此一来,溃逃的梁军将士逃过一劫,否则在齐军的优势骑兵追击下,梁军这边除了些许骑兵能跑掉,其他人全都要完。

  徐州军出现后,溃兵之中有的人继续跑,过几日就能收拢,也有的兵反应过来,返回战场。

  所以梁军的伤亡虽然不小,辎重也被烧了一些,但还不到惨败的地步。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一支军队打了败仗,伤亡很大,但若老兵和中下级将领还在,事后补充新兵,很快能恢复战斗力。

  可一旦老兵和中下级将领都伤亡殆尽,那么即便事后招募新兵、重建相同兵力的军队,其战斗力可是天差地别。

  因为损失的中下级将领何老兵,就像人的筋骨,断了,就真的废了。

  而一般的兵卒,就如同皮肉,即便伤得血肉模糊,只要没伤到筋骨,便只是皮外伤,休养一阵子就好。

  李笠大概看了看友军的伤亡情况,对接下来还能不能打,心里有了数。

  打是打不成了,今日梁军确实败了,伤亡不小。

  败因就是战前寄予厚望的铁丝网被敌人破解,导致己方触不及防之下,被敌军骑兵突破军阵侧翼,导致崩盘。

  不过虽然被打得“血肉模糊”,但未“伤筋动骨”,梁军目前攻不足,守有余,只要及时补充兵员,一两年就能恢复战斗力。

  但现在许多兵卒惊魂未定,再让他们面对几乎没有太多伤亡、士气高涨的齐军,恐怕还没开战,气势上就矮了一截。

  所以必须撤退,今晚就撤到南边数里外的长社城,之后看情况再弃城南撤。

  这是李笠的建议,王僧辩、陈霸先和诸将商议过后,决定撤退。

  因为真的打不下去了。

  敌前撤军风险很高,尤其面对精锐的敌人,稍有不慎就是溃败,但李笠认为今夜撤离、全身而退的几率不小。

  因为,其齐帝高洋会被他故意摆出来的“双轮车”给吓住,对于夜战举棋不定。

  所以朱买臣到敌营走一遭,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有惊无险,平白捡一个功劳。

  功劳是“赚得齐帝决定来日再战,为己方后撤赢得宝贵时间”。

  当然,在对方看来,台阶就是“梁军无耻,明明约定来日再战,却趁夜开溜”。

  拿人手短,拿了好处的朱买臣,总得有所表示。

  李笠在火光闪烁的营中走着,因为徐州军的铠甲、装束很有特色,所以将士们很快就注意到他。

  当他们得知,眼前这位高个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鄱阳李三郎”、也就是今日率军赶来救援的主将时,纷纷涌上前,要和李笠握手。

  并且亲口说一声:谢谢。

  “谢谢”两个字,从口中说出来轻飘飘,却有千斤之重。

  这是由衷的感谢,从操着不同口音的人口中说出来,李笠看着一张张诚挚的笑脸,只觉这几日的劳累值了。

  不断有人伸手出来,李笠一一握手,不用说话,情谊都在这一次次握手之中。

  因为将士们都明白,今日若不是李笠带着徐州军骑兵及时赶到,他们就完了。

  对于救命之恩,怎么谢都不为过。

  闻讯赶来的将士越来越多,现场拥挤起来,然后变成人山人海,仿佛赶集一般热闹,因为人人都想见见大名鼎鼎的李三郎。

  要知道,十年前,就是李三郎击败并俘虏了做乱的侯景。

  是李三郎击败了作乱的藩王。

  是李三郎协助官军收复荆襄、沔北。

  是李三郎收复了淮北徐州,还接连击败了齐国数支大军,甚至把御驾亲征的齐帝都打得没有脾气,灰溜溜撤军。

  若之前,大伙还觉得李三郎能做到的,或许也有其他将军能做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