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0章(2/3)
么回事。他停顿了片刻后,问道:“这三万多人里,有多少人适合在短时间内编入部队?”
  “只有一万多人,仅仅占总人数的一半。”索科夫对科涅夫说:“另外有五六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就能恢复健康并重新编入部队。而有大概八百多人,在经受德国人的折磨之后,都留下了终身的残疾,没有再重返战场的机会了。”
  得知有很多指战员因为残疾,而无法重新返回战场,科涅夫也觉得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他轻轻地叹口气,惋惜地说:“可惜,真是可惜啊。这又是德国人对我们欠下的一笔血债,我们早晚会向他们讨回来的。”
  一听到科涅夫提起了讨还血债,索科夫忽然想起了后世著名的莱茵大营,这是在莱茵河西岸地区的平坦空地上,盟军用铁丝网分隔开来的一系列巨大的露天战俘营。据说关押的德军战俘多达500万人,但最后有一百三十多万战俘人间蒸发。其中三十万战俘的失踪,是甩锅给了苏军,剩下的一百万战俘的失踪,则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对了,索科夫同志,我还想起一件事。”
  “什么事情?”
  “随我一起来的麦列霍夫中校,说是有事找你,希望能和你单独谈谈。”
  索科夫的心里很清楚,别看第49军军长也姓麦列霍夫,但两人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麦列霍夫中校说自己的哥哥被关押在露天矿坑里,曾托自己的打听此事。如今露天矿坑里的战俘都解救出来了,对方肯定是来问自己哥哥的情况。
  “元帅同志,他在什么地方?”索科夫想到自己此事正好没事,倒是可以去见见麦列霍夫中校:“我现在就去找他。”
  索科夫按照科涅夫的指点,在指挥部外面的停车场,找到了麦列霍夫中校,他和对方握了握手,笑着说:“你好,中校同志,想不到我们又见面了。”
  “您好,将军同志。”麦列霍夫中校可能是因为马上就能得到他哥哥的消息,整个人显得很紧张:“很冒昧打扰到您,我想……”
  索科夫见对方一副吞吞吐吐的样子,便抢先问道:“麦列霍夫中校,你是想问问关于你哥哥的消息吧?”
  “是的,将军同志。”麦列霍夫中校使劲地点点头,一脸期待地问:“有他的消息吗?”
  “对不起,麦列霍夫中校,恐怕我要令你失望了。”
  “难道他牺牲了?”
  “不是的,中校同志,我可不会给你送阵亡通知书。”索科夫有些无奈地说:“我命人专门查过战俘的花名册,在上面并没有找到你哥哥的名字。”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听完索科夫的话,麦列霍夫中校的情绪有些失控:“要知道,你们所救出的战俘足足有48219人,肯定是你们在审核名单时,把我哥哥的名字看漏了。”
  “这怎么可能呢,麦列霍夫中校。”索科夫直接给对方泼了一盆冷水,以打消对方的幻想:“负责处理名单的指挥员,是我最信任的人。我派他去露天矿坑解救战俘时,曾经专门叮嘱过他,让他仔细查看姓麦列霍夫这个姓氏的人,以便从中找出你的哥哥。但令人遗憾的是,中校同志,名单里却是没有你哥哥。”
  为了让对方彻底死心,他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四四方方的纸,交给麦列霍夫中校:“中校同志,这上面记载的是所有姓麦列霍夫的人,你看看其中有没有你的哥哥。”
  情绪有些激动的麦列霍夫中校,一把抢过了索科夫手里的纸。因此太激动,在打开时居然把纸撕掉了一个缺口。打开纸之后,他就迫不及待浏览上面的名字。但令人遗憾的是,他把这张只有三十多个人名的纸条反复看了十来遍,却依旧没有看到他哥哥的名字。
  “别难过,中校同志。”见到麦列霍夫中校痛苦地用双手揪自己的头发,索科夫有些于心不忍,便安慰他说:“之所以没有找到你的哥哥,我想有两种可能。一是他在战场上牺牲了,因为战事激烈,根本来不及带走或将战友的遗体掩埋。”
  索科夫的这番话,让麦列霍夫中校冷静了许多。他抬头望着索科夫,面无表情地问:“那还有一种可能呢,将军同志。”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非常理想的一种状态。”索科夫对麦列霍夫中校说道:“也许他为了防止暴露身份,便冒用了别人的身份。这样一来,单单从花名册上是看不出什么的。”
  这次索科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