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购买门槛
已经接近尾声,炉体的外围用钢板焊接以及新的内衬材料进行了加厚,炉内的加热丝以及其他的数控配套设备都已经连接完毕,明天段云亲自连接上数控电路板后,就可以开机进行测试了。
  目前新进厂的两台渗碳炉,一台正在进行改装中,另外一台则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
  相比以前的预热炉,这种国产的渗碳炉热处理过的工件,确实要比以前热处理过的齿轮,表面硬度等各项指标更强,段云先后测试了几次,感觉变速箱内齿轮确实要比没有经过渗碳处理的齿轮更耐用,而且磨损也更小,在一个星期的反复试车中,渗碳工艺处理过的齿轮变速箱,始终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而同样构造的,没有经过渗碳处理的磁轮变速箱,折已经坏了两台。
  这样的测试结果让段云感到兴奋,但段云也知道,他要解决的工艺问题还有很多,一方面是这种国产渗碳炉的渗碳性能并不均衡,由于是靠人工进行渗碳操作,炉子内含碳气体的浓度很难保持精准,这也就是段云想要将它改成数控渗碳炉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方面就是成本问题。
  产品的工艺质量好,但如果价格相比同类产品太高昂贵的话,以目前的国情来说是卖不出去的,而且就算卖出去,利润空间也非常小。
  新进的两台渗碳炉,性能在国内虽然算是比较先进的,但相比一般没有渗碳功能的预热炉,耗电量很大,也正是因为如此,段云为了节省耗能,对渗碳炉的外壳进行了加厚处理,这样能省去一部分的电能消耗。
  总而言之,段云的产品设计已经算是成功了,目前试车感觉不错,变速箱在运行中操作感很好,他后续的工作主要主要放在降低成本方面,力求让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将成本继续降下去,让自己的产品在国内有更好的竞争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