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道术相须妙理 丹婴破势良机(3/4)
独出机杼,开辟了一道隐世桃源。其防御之能,调用一身法力兼济,包容成圆,可拒所见一切锋芒,堪称是一门道与心合、心与意合的得意神通,无愧于归无咎“法如其人”的赞誉。

  但现在“岚”现在却觉察出不安定的因素。

  此刻随着归无咎每一剑的威力渐长,这球形气罩中每一丝元气排布愈发精密,运转之间互为犄角的同时,又暗藏反击之力。好似一根弹簧,你将它压得愈深,它积蓄的反弹也就愈足。

  正是这“反击”之力,反而成了不安定的根源。

  因为这等若是自己的一身法力为归无咎的攻势调动了,一旦这反弹之力被压榨到极限,双方难免于强分胜负的结局!

  “岚”一心只求保守不失,自然不愿意此事发生。于是双掌并拢,神通默运。将一身气机法力重新调和,散去其中防守反击的道理,只求守一个坚如磐石。

  第十六剑,至!

  一道新月之弧斜斜斩过。

  “嗤”地一声,球形气罩之上立刻多出一条二尺长短的口子,深度也接近半尺。不仅如此,整个“含苞未放”的气罩之形竟然也颤了一颤,几乎有形态不稳的迹象。

  “岚”心中大惊。

  这一剑的威能,较之上一剑强的极为有限,但是结果却是霄壤之别。原本固若金汤的“含苞未放”气罩,此刻竟如纸糊的一般摇摇欲坠。

  一刹那间,无数念头在“岚”的脑海中闪过。以他天资之高,瞬间拨开迷雾,明白究竟。

  这自然是他临机变阵,改变了“含苞未放”神通意境的缘故。

  在构筑这一门神通时,“岚”采纳万法,不拘于俗。至于具体的法则精微之处,并未能够彻底勘破玄机。

  譬如一位泥瓦匠砌筑一面砖墙。整个施工的过程固然是绳准墙直,毫无差错。但是对于每一块砖是否坚牢,也未必能够一一查看。

  “岚”创设“含苞未放”神通,其中繁复变化,都是行当然之法,顺势采撷,无有顾虑。他却不曾发现,欲要实现最高强度的防御,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必定要蕴藏以攻为守、积蓄反击的“道”与“理”。

  蓄势反击,自然会有风险。

  当然,此等情形通常不会显现,唯有此术遭受较大压力时,方才浮出水面。

  刚刚“岚”的作为,正是窥见了“蓄势反击”的风险,完全撤销了这一道法之理,纯粹以自身法力之厚作消极防御。

  但是事实证明。反击的风险固然被取消,但是如此一来,“绝对防御”也就不称其为“绝对防御”。“含苞未放”之术,也由此威力大减,自废武功。

  这是本土文明的道法之缺,“岚”在这一战被归无咎补上至关重要的一课,也是道法之中不可逆、不可违的根本道理:

  道术相须。

  法力之深,与道术之妙,完全是水涨船高、相生相随的关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倒也罢了。若是想要完全舍弃一端,以另一端包打天下,便是缘木求鱼,用功愈深,离之愈远。

  单单依靠法力雄厚,完全舍弃道术争衡的“绝对防御”,其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并不存在。

  “岚”本以为自己做到了。

  但是现在看来,此术中蕴藏的反击之力才是撑起这一神通极限的脊梁,一旦抽取,精华顿失。

  话说此神通之“岚”亲手发明。可是对于其中最深刻的道理,他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仿佛某一地的孩童,自然就会把当地语言掌握的熟极而流但是这一门语言的语法规则,这孩童未必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现在,“岚”此刻对于这一道理的理解,终于深刻入骨,几乎不下于任意一位九宗真传。可是他此时却无暇欢喜,连忙积蓄法力,重新将“含苞未放”调整成蕴含反击之势的圆满形态。

  可是归无咎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一转即逝的机会。他怎会轻易放过!

  现在“岚”的道理之缺已经补齐,错过这一瞬,等“岚”重新结成圆满无暇的防御,必将迎来一场极为持久的争衡。

  这份紧迫与压力,恰到好处!

  以归无咎为中心,弥漫整个小界,一时间元气轰鸣,发表流行,其中雄阔涌烈,明瑞祥和,犬牙相错,交织一道,端的缤纷万状,目不暇接。

  数息之后,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