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说经辩礼(2/3)
挥了挥手。

  跟他上来的五名稷下剑士,满脸都是窘迫之色,他们看了看左右,然后将手中的鸟笼举起。

  鸟笼的黑布被掀开,只见每只笼子里都塞了一只公鸡。

  “我看这些公鸡,羽毛油光,红冠高昂,声音洪亮,器宇不凡,所以决定收养这五只鸡,并给它们取名为稷下五绝,诸位学子不可盗去炖吃了”赵和扬声说道。

  众人先是哄笑,旋即笑声渐敛,再后来,不少人就面露尴尬之色。

  稷下学子互相标榜之风盛行,稍有点学识,就有什么“骐”、“骏”之类的称号,赵和将五只公鸡命名为“五绝”,实际上是在讽刺他们。

  赵和还指着一只公鸡道“我来给大伙介绍一下,这是五绝中最大的一只,我看它一身金黄色羽毛如锦缎,所以叫它作南绝缎。”

  他说“南绝缎”之时,特意看了一下段回,然后说道“段学正千万别误会,此缎非彼段,我绝对不是说段学正是只鸡。”

  段回脸色难看,青一阵白一阵,心底同时惊疑不定赵和这么针对着他,难道说是他指使刺客射赵和的事情事发了

  赵和又指着第二只鸡,正要继续介绍,孔鲫面无表情地咳了一声“巳时已到,段学正,宣布论辩开始吧。”

  段回微微松了口气,旁边的赵和还在叫嚷“怎么就到时间了,我还有北绝缎、东绝缎、西绝缎和中绝缎没介绍呢”

  “当真是个顽童,这位就是赤县侯”

  “朝廷让这样的人物来任学宫祭酒,是不是对学宫有所不满”

  “听闻他杀了公孙凉,想来与学宫关系是不睦的,唉,公孙凉还是一个有本事之人,学宫百年一遇的英才,竟然死在这样的胡闹顽童手中”

  那些前来观礼的官员、学者,都是窃窃私语。他们不怕得罪赵和,声音就有些大,赵和却不理他们,而是卧在榻上,嘟囔着道“你们既然这么急着输,那便由得你们去吧”

  段回终于可以宣布论辩开始。

  “我乃学宫方咏,今日在学宫论辩,我是主,你是客,便由你先开始。”东边高台之上,穿着一身白衣的方咏扬声说道。

  这少年落落大方,甚是沉稳,看上去有几分小大人模样,倒和学宫山长孔鲫气质有几分相似。

  莲座上莲玉生合掌行礼“小僧莲玉生,客随主辩,还请方施主先出题。”

  在稷下学宫之中,所谓论辩,就是双方轮流出题,就此一题进行阐发,既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学术,又要反驳对方的观点。先出题者,自然会有一定的心理优势,但并不能决定最后的胜负。

  方咏听到莲玉生这样说,眼前微微一闪“既然客随主便,为何方才贤师徒不随主便”

  “请说。”

  “第一,虽然约定之时是巳时,但以朱郡守之尊,以孔山长之望,尚且提前而来,贤师徒为何却跚跚来迟第二,令师不肯入座,违背学宫论辩之礼,反以言语狡辩,此又作何解”

  众人精神一振,原本以为是枯燥的说经辩难,没有想到这方咏却别出机杼,针对鸠摩什与莲玉生失礼之处开始,他虽然只提了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直指浮图教最大的弱点,即异族之教,不守华夏之礼。

  就是朱融,脸色也微微一沉。

  但莲玉生神态自若,一直专注倾听,见方咏说到这不再说下去,他合掌道“小僧师徒来得晚了,是因为来之前做了法事,既是为稷下此前死于火灾者超度,也是为近日频发灾难的齐郡祈福。”

  周围人微微哂然,莲玉生的回应太过被动,方咏的优势非常明显。但莲玉生不紧不慢地又道“师尊坐于地,却是因为那里有道理,故师尊止步于此。”

  他回答完方咏的两个质疑之后,微微抬起头来“稷下之中,儒家为显学,我想请教方施主,仁与礼孰重我想请教方施主,知止定静安虑得中所得为何”

  此语一出,原本哂笑觉得小光头来此论辩是自取其辱的人,都是脸色大变,就是北边高台上的诸位齐郡贤达和稷下学正们,也都呼吸一滞。

  不由得他们不失语。

  浮图僧们来晚了是为超度与祈福,这暗合儒学所说“仁者爱人”之理,既然方咏以其不合礼来质疑,那么莲玉僧便反问是仁大还是礼大;至于“知止定静安虑得”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其原句是“知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