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少输当赢(1/2)
李良作为一个可快可慢,可三可四的前锋,对于节奏的把控和理解,放眼全球超过他的球员一个手能数的过来。
  詹姆斯算一个,克里斯-保罗算一个,欧洲那些顶级的控卫应该也有。
  李良这场比赛并不打算赢,他知道肯定还是打不过的。
  其实这场比赛他的对手并不是美国队的球员。
  这些球员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李良是手下败将。
  李良真正当做对手的人,其实是美国队的主教练老k。
  李良和老k是有渊源的,当初得到【鲍勃-奈特的吹风机】,就是跟着老k一起在奈特教练麾下训练,完成课时任务后拿到的。
  可惜老k并不知道,(他能知道就怪了),他一直对李良挺针对的。
  毕竟李良是卡利帕里的弟子,两人在ncaa的恩怨可是不少。
  老k的确是名帅,在美国梦之队显露出颓相的时候,接手了国家队。
  他很好的捏合了一众大牌球星,并且充分顺应当前的战术潮流,充分发挥美国球员的特点,把美国队打造成了一只独一无二的强大球队。
  他的篮球造诣的确相当高,已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鲍勃-奈特更有威名。
  而李良这一场,就是想和老k来较一较劲。
  李良打开了【鲍勃-奈特的吹风机】。
  在来到国家队后,李良还没有用过这玩意。
  毕竟威力太大,他中国队的小伙子们受不了。
  现在到了球场上,李良需要队友们严格服从他的战术安排,所以必须开吹风机。
  李良首先把控球权收归到自己的手上,由他亲自把控节奏。
  其次,李良不再大喊着要队友们跑位,相反,李良要求所有人慢下来。
  “慢下来,别瞎跑!找好位置,找好位置,蹲好,蹲好!”
  对于美国队的防守来说,中国球员的所谓跑位其实和没跑一样。
  还不如不跑,节省点体力来抢篮板,或者回防呢。
  李良要求所有人尽量的拉开,不要乱跑破坏阵型。
  唯一能和李良做战术配合的就是易建联。
  易建联过来挡拆,美国队果断对李良进行包夹合围。
  李良持球往后退,没有包夹后就出球,而是控制住了,稳住了。
  运球绕了一圈,摆脱了美国队的包夹。
  篮下有空档和机会,但李良没有传球。
  而是在右侧45度,继续磨蹭了两下,最后外线超远距离的三分出手。
  “唰!”命中!
  李良这球看着队友有机会却不传,因为他知道就算传到了,队友也不一定能打进。
  还不如自己投。
  而队友跑出的机会,一定程度上也是吸引了防守人的注意力。
  给了李良调整的机会,李良直接三分出手命中。
  看似一个超远三分,实际上对李良来说属于正常的出手距离。
  “退防!退防!快点啊!”
  一进球李良就吼着退防,恨不得在每个人屁股上抽一鞭子。
  和李良一起打球,中国队其他人的大部分体力都将耗费在退防和阵地防守上。
  不做全场的紧逼和延阻,因为李良知道这是没有意义的。
  防守中也不进行包夹,联防?也不。
  中国队就一招:收缩。
  全面的收缩,外线让出来给美国队练靶。
  你要投就投吧,投死我拉倒,反正坚决不给美国队打内线的机会。
  外线汤普森第二节的第三次三分出手,没有命中。
  李良拿下后场篮板,没有发动快攻,而是慢慢运球过半场,控制节奏。
  李良压节奏压时间是达到了极限。
  从第二节开始,基本上每次进攻都压到最后20秒再处理。
  大多数都是自己攻,少部分会传给队友处理球。
  而且就算传给了队友,队友也没有什么时间持球进攻,随便一投就了事。
  可就是这种“毒瘤”式的打法,中国队首先度过了第二节一开始的得分荒。
  接着,慢慢止住了分差不断扩大的颓势,慢慢将分差缩小。
  相反的是,美国队这边虽然领先,但他们的进攻开始变得不够稳定。
  中国队的收缩防守,快速回防,让美国队最擅长的快速反击无用武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