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寻根(1/3)
大本营正式从西京府,搬到京城。
  人口也随之涌入京城。
  官员,官员家属仆从,商贩,商行,车马行……
  随着大本营地搬迁,衣食住行,样样都跟着涌入京城。
  这座还在重建中的城池,仿佛一夜间,重现昔日辉煌。
  当然……
  想要真正重回昔日辉煌,恐怕还得几年时间。
  但不妨碍,正在建设中的房屋价格一日一涨。
  别说世家豪门派人打探情况,商人巨贾也纷纷亲临现场勘察地皮房屋。
  就连小商小贩,也都跟着涌入京城,想着能不能趁着眼下京城人少,燕夫人还没称帝的当口,捡个漏。
  以及,当年跟随朝廷,跟随燕云歌逃离京城的那几十万百姓,他们也想回到京城,回到故居。
  一时间,京城多了上百倍的掮客。
  他们每天堵在城池外,看见眼生的旅客车马,一窝蜂地涌上去,用最热情的态度,最情绪最快速的话语介绍着京城的房产。
  ……
  正是一天午时。
  太阳当空照,大家都忙着吃饭,或是吃完饭蹲在树荫下歇息。
  这个时候,城门处于一天中最冷清的时刻。
  大家都懒洋洋,就连城门吏都坐在城楼内剔牙。
  少有人在吃饭的时间赶路,正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歇息歇息。
  官道上,缓缓驶来一辆马车。
  看车,再看那匹老马,城门吏一眼就判断出这就是个普通的富户。
  等马车到了城门前,城门吏上前验明身份,确认无误,收取入城税之后,挥挥手放行。
  马车内,已经年过半百的苏老板,痴痴地望着前方,望着重建中的京城,止不住的泪流满面。
  没错……
  马车里面坐着的人,正是当年在京城金银坊,同南北杂碎汤一号店打对门的苏记酱菜铺老板,苏老板。
  后来京城城破,苏老板听取了计平的建议,放弃京城祖业,跟随燕云歌前往平阳郡,一切重头开始。
  他在平阳郡最先做的是苏记粮油铺生意,靠着同计平一点街坊关系,搭上南北商行,生意是越做越红火。
  如今的苏老板,大家都要客气的称呼一声苏老爷。
  他的苏记粮油铺,已经开到了二十家分店,俨然成为叫得出名号的粮商。
  如今……
  他老了,精力不足。
  家里的生意,大部分都交给长子经营。
  这些年,他多次庆幸,这一生做对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跟随燕云歌南下。
  第二件事:重新振作开粮油铺。
  第三件事:送孩子去读书。
  尤其是最后一件事,令他最为满意。
  读过书同没有读过书,差距是明显的。
  关系人脉,结交的朋友明显不是一个层次。
  长子读书继承家业,家业才开始腾飞。
  这一次上京城,长子不放心,跟着一起来。
  父子二人又是乘船,又是购买马车,千里迢迢终于从平阳郡赶到了京城。
  苏老板看着陌生又熟悉的京城,激动不已。
  “老大,还记得咱们家的祖宅在哪里吗?”
  “儿子记得。”
  苏平安,苏家长子,长得普普通通,看着忠厚老实,却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苏老板很是感慨,“离开京城南下,没多久就听说乌恒火烧京城,整个城池化为一片灰烬。
  那个时候,心头那个绝望啊,真的没想到有生之年还有回到京城的一天。
  那时候你还小,才认识几个字……也不知道那些事情,你还记不记得。”
  “那么大的事情,儿子当然不会忘记。儿子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帮忙看铺子,记忆里家中常年充斥着一股酱菜味道。以至于,这些年儿子从不肯吃酱菜。”
  苏老板闻言,哈哈一笑。
  “小时候你爱吃酱菜,后来吃得多,胃给吃伤了。自那以后,说什么你也不肯吃酱菜。”
  “幸亏后来开了粮油铺,不用天天闻着酱菜味道。”
  说起记忆中酱菜的味道,苏平安心头还一阵阵难受,反复那股熟悉又令人厌烦的味道又回来了。
  心头不好受。
  他喃喃自语,“犹记得南北杂货铺的酱菜味道还不错,就是咸了点。反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