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开战前(二更)(1/3)
刘宝顺下定决心要大开杀戒,回一波血,岂会因为别人三言两语的劝解而改变主意。
  最大的让步,就是少杀几个世家。
  其余免谈。
  名单已经呈上,就摆在他的案头。
  杀谁,不杀谁,全凭他的一句话。
  刘宝顺指着名单,问皇城司要理由,要原因。
  他毕竟不是先帝刘章,杀人,好歹他也会遵守一下程序,给朝堂一个能接受的理由。
  皇城司很果断,这个有钱,那个豪强,这个奸淫掳掠,那个欺压良民……
  总而言之,想要罗织罪名,都无需皇城司作假,现成的罪名一抓一大把,要多少有多少。
  这世上有没有清清白白的豪门世家?
  基本上应该没有。
  能成为一方豪强,必然会走上吞并压榨的道路,这个过程必然有弱者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刘宝顺一口气点了五家世家,全都是有钱有粮,还不肯大方纳捐,平日里做官也让他看不顺眼的家伙。
  皇城司得令,倾巢出动。
  杀世家,他们最兴奋最爱干。
  没有比杀世家更拉轰的事情。
  一时间,北梁朝廷人人自危,高官勋贵齐齐反对。
  “陛下不可啊!”
  “大好局面,一朝毁于陛下手中。陛下于心何忍?”
  “哪来的大好局面?”
  刘宝顺怒极。
  他厉声呵斥,“粮食减产,这才刚过完秋收,百姓已经手中无粮,四处借贷,被迫卖儿卖女。
  地方乱民暴动,杀官造反,全都是因为没粮食。
  朕给了你们机会,朕让你们纳捐,结果你们将朕当成叫花子打发。
  既然你们不仁,休怪朕不义。别说朕滥杀无辜,朕所杀之人,全都罪有应得,罪行累累。
  就算是三司会审,也改变不了被杀头抄家的下场。”
  “那就三司会审,给天下人一个公正的交代。”
  “给天下人交代的是朕,从不是你们。朕要赈灾,谁肯帮朕?”
  这就像是一份投名状。
  皇帝要朝臣的忠心任事,朝臣需要皇帝维护大家的利益。
  赈灾?
  的确要赈灾,选取灾情最严重的地方赈灾,做一个样板。
  数位朝臣主动站出来,愿意去地方上赈灾。
  刘宝顺哈哈大笑,格外满意。
  这个朝廷,并没有完全令他失望,还是有救的。
  一边杀人抄家,一边赈灾。
  粮食有限,杯水车薪,加上官府层层截留,真正能落到灾民手中的粮食很有限。
  还不到寒冬腊月,越来越多的灾民选择离开故土,逃荒。
  逃出被干旱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家乡,前往城池,前往富庶之地,寻求一线生机。
  官道上,是成群结队的逃荒人。
  多是以家族姓氏,或是一个村为单位,有序地逃荒。
  地方官府自然不乐意逃荒人来到自己的地盘,增加治下压力,下令驱赶逃荒人,不许他们进城,甚至不许他们逗留城池外面。
  于是,逃荒人逐渐汇集,往北梁的皇城而去,要去找皇帝,要吃大户,要活命。
  乱民暴动,杀官造反,就像是传染病,迅速传染蔓延。
  又有地方发生杀官造反的恶劣事件。
  又组织,闯出名堂的山匪反贼,已经成批出现。
  军队出动,剿匪杀反贼立军功。
  北梁全境,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火药桶。
  一点点火星,就能让全境爆炸,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战场,王朝覆灭。
  所以……
  刘宝顺压力山大。
  区区五家世家,搜刮的粮食钱财,远远不够。
  因为灾民源源不断,干旱的情况在持续,没有半分缓解。
  毕竟,北梁只是一个成立几年的王朝,其积攒和底蕴着实有限。
  本钱除开军队,其他本钱少得可怜。
  他下了决心,“五家不够,就杀十家。若是谁肯出资赈灾,朕记他首功。”
  一句话,要么出钱出力帮朝廷赈灾,要么就等着皇城司上门杀人抄家。
  北梁境内世家,不分大小,前几年被刘宝顺一些列温和措施收买的心,转眼就开始反复。
  私底下,已经出现各种声音。
  有辱骂者,有反抗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