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恩义(1/3)
“先帝三子,年幼被逐出建州,前往偏远穷困之地就藩。一转眼,已过五载。堂堂皇室后裔,生活困苦,困于穷山恶水,可怜啊!”
  “虽然先帝有遗言,三位郡王终身不得踏入建州城。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数年过去,微臣恳请陛下召回三位郡王。”
  “先帝越过子嗣,将皇位传于陛下,深明大义,令人钦佩。陛下是否也该为先帝的子嗣考虑一二,好歹给他们换个像样的地方安置。”
  “一想到堂堂皇室后裔,困于穷山恶水之中,老臣的心都在滴血啊!”
  有老臣子痛哭流涕,大声疾呼。
  基本上站出来发言的人,都是两朝老臣,从德宗太宁帝那会一直在朝堂上做官。
  这帮老臣对德宗太宁帝是有感情的,并且感情很深厚。
  德宗太宁帝是一位有情义的皇帝,也是一位相对而言很好相处的皇帝,脾气性格在皇帝里面算是极好的。
  最大的缺点,就是承受力太弱,动不动就吐血闹昏迷。
  说到底,还是人生太顺利,没尝过大挫折,就登上了皇位。
  偏偏边境不宁,内乱不断,以至于一当上皇帝,就承受着泰山压顶一般的压力。
  活生生将自己的煎熬死了!
  可怜啊!
  德宗太宁帝可怜,他的孩子更可怜。
  “恳请陛下召回三位郡王,妥善安置。以报先帝隆恩!”
  “先帝当初命令三位郡王就藩,是为了陛下着想。先帝一心一意替陛下打算,为朝廷打算,一想到臣等却不能对先帝的子嗣照顾一二,心中颇为羞愧。”
  “请陛下开恩!”
  “请陛下开恩!”
  数个老臣跪在地上,齐声高呼开恩。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气氛很凝重。
  “这是干什么?眼下朝廷正在用兵,军国大事堆积如山,尔等不思为陛下分忧,竟然拿无关紧要的小事骚扰陛下。你们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你放屁!三位郡王的事情,什么时候成了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们是先帝的子嗣,先帝深明大义,挥泪将三位郡王遣出建州城。我等难道就要心安理得享受这一切吗?尔等怎么就不想想,如何回报先帝的隆恩?依着我看,召回三位郡王,就是最大的回报。”
  “荒谬!先帝遣走三位郡王,是为了朝廷着想,为了皇权着想,不想有朝一日发生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更不希望皇权震动,留下隐患。你们不顾先帝的苦心,逼着陛下召回三位郡王,分明居心叵测,是在添乱,是在动摇皇权!”
  “休想给老夫戴大帽子!老夫一颗忠心,天地可鉴。尔等在怕什么?三位郡王年纪幼小,最大的布山郡王也才十来岁而已,他们能做什么?若是好生教导,未必不能成为朝廷的忠臣。”
  “朝廷不需要三位郡王这等身份的忠臣,朝廷只需要三位安分守己的郡王。”
  “为了安分守己,你们就理所当然看着三位郡王在偏远贫苦之地吃苦受罪吗?你们良心何安?你们都是白眼狼!”
  “放肆!你这是对陛下大不敬,羞辱陛下,死罪!”
  “那就赐死老夫吧!”
  几个老臣子,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
  场面变得很僵硬,有点骑虎难下。
  皇帝萧成文厉声怒吼:“都闭嘴!吵什么吵?有什么想法,奏本上传,尽管畅所欲言。退朝!”
  他拂袖而去,怒气冲冲。
  朝臣们分成两派,互相敌视。
  明明之前还是一个派别,因为先帝留下的三位郡王,成功反目。
  当然……
  没有永远的敌人。
  说不定什么时候,两派人马又能合二为一,一起对付新的政敌。
  ……
  皇帝萧成文意识到了不对劲。
  无缘无故提起三位郡王,比有蹊跷。
  他隐约怀疑背后是燕云歌在搞鬼。
  故而下令金吾卫严查此事。
  屋漏偏逢连夜雨,政事堂急匆匆送来一份奏报。
  “陛下,大事不好!平武侯石温于数日前突然出兵,兴兵进犯北魏地盘。”
  “石温他想做什么?朕三令五申,叫他安分守己,没有朕的旨意不准兴兵。奏报拿上来,朕要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石温本人可有上本?”
  “不曾上本!”
  皇帝萧成文看着奏报内容,气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