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小惊喜(2/3)

  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一次募兵,会发生质的改变。
  多方搜集资料,总算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
  “多年努力付出,今朝终于有了回报。”
  是的!
  多年付出,才能还来今日成果。
  大力推广识字班,全免费。
  识字班制度,基本上已经覆盖到平阳郡每个村。
  两郡地盘,基本上也覆盖到了乡镇。今年就能覆盖到村落!
  识字班带来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识字,对小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加了收入。
  同样的店小二,识字比不识字多拿三分之一的工钱,这就是差距。
  但是对于官府来说,最大的作用是开启了民智,给年轻一代人灌入了新的观念,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一点点地改变,数年积累,口耳相传,最终到达了量变。
  十个人里面,只要有一个人扭转了想法,不再视当兵为畏途,就是希望!
  成千上万的人进入识字班,大浪淘沙一般的筛选,才有了这次募兵成功。
  至于质变,道路还很长且艰难,还需继续努力。
  纪先生连连感慨。
  “老夫真没想到,小小一个识字班,还能有如此改变。看来这个识字班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还要惠及更多的人。”
  “正该如此!”
  免费识字班花钱不多,但数量多,一村一个识字班,累计起来一年也是一个庞大的开销。
  对学员是免费,教书的夫子可不能免费,得按时给夫子们发放俸禄和补贴。
  有的村落太偏僻,太闭塞。
  夫子们吃苦受累教书,俸禄之外,补贴必不可少。
  否则没人愿意到偏远地方教书育人。
  各种开销加起来,一年下来,称得上是个天文数字。
  如此庞大的开销,任何一个官府朝廷,都不愿意承担。
  并非承担不起。
  咬咬牙,勒紧裤腰带,还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
  对于朝廷世家来说,没必要。
  他们不需要开启民智。
  唯有燕云歌需要。
  花再多的钱,即便是天文数字,这件事也要办下去。
  不就是钱嘛!
  她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钱。
  没了钱,再想办法赚就是了。
  “老夫想到了如何尽快吸收同化沿海四郡,识字班也算是个利器。老夫得抓紧时间,培养更多合格的识字班先生。”
  “此事就有劳先生。”
  识字班教书先生要求不高。
  很多识字班结业的学员,经过职业培训,考核合格后,就能担任识字班教书先生。
  当然,这样的水平,只能前往偏远乡村。
  繁华城镇,读书人多,要求顺势拔高。
  纪先生脑子里面已经有一连串的计划,用识字班归化人心。
  至于沿海四郡的世家,则需要用利益交换,利益捆绑,将大家绑在一艘船上。
  ……
  因为刘宝顺退兵一事,萧逸得喘息之机。
  南魏朝廷就有些慌乱。
  战事稍歇。
  南军退后三里,似乎是在等建州朝廷的军令。
  侍卫营这边也趁机休整,补充兵源,将伤兵运往后方。
  南魏朝廷,人心思动。
  都在担心,刘宝顺退兵,萧逸没有牵制,会分出兵力援助侍卫营。
  届时,这仗还怎么打?
  还没讨论出一个结果,紧接着,北魏那边又有新消息传来。
  刘章没死,刘宝顺重整旗鼓,再次兴兵。
  萧逸被牵制在沿海四郡,动弹不得。
  也就意味着,侍卫营得不到援助。
  “天助我大魏!”
  “此乃天意!南军应该一鼓作气,拿下燕云歌的侍卫营。没了侍卫营,她就是拔了牙的老虎,不足为虑。届时三郡都是朝廷的囊中之物。”
  皇帝萧成文沉默不语。
  仗怎么打,先不讨论。
  眼下要紧的事情,是北魏皇帝刘章派人送来密信,试图联合南魏,一起夹击燕云歌。
  只要他点头同意,刘章承诺会全力配合。
  天下有这么好的事情?
  刘章能安好心?
  早朝结束,皇帝萧成文开小朝会,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