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四十章贤妃之祸(1/2)
“殿下,汪督主以及夫人已经上了马车,正在前往宫中。”十皇子府长史这样禀道。

  “好,很好继续让人盯着,本殿要知道宫中的一切动静”郑训大声吩咐道,声音都比平时高了许多。

  看得出来,他心情极好。

  长史离开之后,郑训的书房中便闪出了一个身形,此人恭敬地说到“恭喜殿下看来事情十分顺利,汪印夫人进宫之后,那就是一场好戏了”

  来人,正是淳戎的残余蒋新芝。

  郑训点了点头,故意摆出了威严的神情,但上扬的嘴角却怎么都压不下来。

  他看了蒋新芝一眼,对其表示肯定“这也多亏了你的消息。不然,事情不会如此顺利,这做得很不错。”

  之前他在韦皇后面前说是鸿胪寺卿李韶云前来投诚,所以他才能知道陆太后与汪印之间的事情,但其实,他说了谎。

  他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蒋新芝

  李韶云不过是他摆在明面上的一个棋子而已。

  蒋新芝弯腰道“殿下谬赞了,倘若没有殿下运筹帷幄,就算属下知道这些事情怕也派不了什么用处。关键还是殿下在统领这一切。”

  郑训倒也不谦虚接下这称赞,笑道“现在父皇已经召汪印夫人进宫,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这个举动一定能够让汪印记恨,父皇与汪印之间闹翻,再加上暗探暴露和陆太后之事,汪印并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

  “不过,说来说去,最妙的一点是汪印身上的毒。你是怎么想到这个计策的呢”郑训问道。

  “殿下,这还是当初贤妃娘娘想做的事情。娘娘曾在重华殿设宴,就是怀疑汪印夫人并非处子之身,只是后来功亏一篑,此事便不了了之。”

  “我们现在既然为殿下所用,那么当然就要继续验证此事了。此事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付汪印。属下相信,出了这么多事情,皇上一定会同样交换汪印的。”

  蒋新芝很清楚怎样说才能得到郑训的信任,对贤妃这个事情并不隐瞒。

  果然,郑训感到十分满意,笑道“如此说来,本殿还得多谢贤母妃才是。”

  贤妃留下的人手投靠了他,贤妃做不成的事情,他做成了,他可比贤妃要厉害多了。

  蒋新芝看了看郑训,眼神有些一言难尽,这样开口问道“殿下,您不心疼那些暴露的暗探吗毕竟死了那么多人。”

  郑训“呵”地嗤笑了一声,不以为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死一些暗探算不了什么。他们死了就死了,能够成为本殿的垫脚石,那是那么天大的荣幸。”

  况且,死的那些人都是汪印的势力,有什么值得心疼的他只感到快慰

  蒋新芝低下头,藏住了眼中的不屑,嘴上却说道“殿下说得没有错,那些人死了就死了。”

  郑训不愿意在此事上花半点眼神心思,反而问起了另外一件事“不过,本殿倒是很好奇。大雍的陆太后怎么会提出这样的交换条件难道她真的和汪印有私情”

  蒋新芝略略抬起头,脸上也是疑惑不解“殿下,这个属下就不清楚了。”

  其实他很清楚,因为这个条件是陆太后主动提出来的

  蒋新芝对此印象深刻,他还记得大雍传来密报上说陆太后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汪印平安去到大雍。

  陆太后还说,她会竭尽所能的与他们合作,前提就是要满足这个要求。

  很明显,陆太后的目标就只有汪印而已,为了得到汪印,她宁可拿大雍来交换

  不管是为了汪印当初救她的情谊,还是别的什么,反正陆太后的心思就在汪印。

  蒋新芝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反正都是合作关系,陆太后有想要的东西,恰好还是汪印,这就一箭双雕了。

  郑训狐疑道“你们是淳戎的人,怎么与大雍有所往来呢而且还能接触到郑太后”

  在问话的时候,郑训忍不住有些不安。

  淳戎这种势力当然是他想要的,但是淳戎竟然有那么大的本事接触到大雍皇宫,那么这股势力之大可能远超于他的想象。

  也就是说,这股势力就不好控制了。

  “殿下,此乃机缘巧合,当中细节也没有多少值得可说的,只是我们恰好有人与陆太后有所接触而已。”蒋新芝这样说道。

  说了等于没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