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惊天(1/2)
汤源与夫人楚氏乃少年夫妻,感情很深厚,尽管两人曾因丢失女儿之事而有怨怼,但汤源一直对楚氏十分怜惜爱重。

  两个人几十年相濡以沫过来了,对彼此都十分熟悉了解,现在楚氏到来,汤源也猜到了她的来意。

  果然,只听得楚氏这样问道:“相公,汪夫人的请求,相公打算如何办呢”

  汤源摇头,照直说道:“夫人,我还没有想好。”

  顿了顿,他便继续问道:“不知夫人可有什么建议”

  夫人出身世家,对朝局之事也有所了解,又在雁西卫待了好几年,或许夫人能助他决疑

  楚氏想了想,徐徐答道:“相公,朝中弯弯窍窍我不懂,但是我知道,恩情是要报的。我在雁西卫中所见所闻,也都说给相公知道了。相公,以汪印在雁西卫的威望地位,若是汪印出了事,雁西卫和雁西道必定要要乱——就算没有乱,旁人也会想尽办法让它乱。”

  这旁人指的是谁,汤源心中清楚。

  他知道自己的夫人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他知道汪印功高震主,也知道汪印本事卓绝,更知道汪印对雁西卫和雁西道的影响。

  作为这个国朝消息最为灵通的人之一,汤源曾听旁人说起过有关汪印的种种,但是这都没有自己的夫人楚氏说得详细具体。

  正因为楚氏在雁西卫中待过几年,亲眼见证了雁西卫的发展、壮大和凝聚,才知道如今雁西卫会成为最坚固的屏障,这一切是多么难得,中间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拼搏。

  汤源相信敬重他的夫人,通过她之耳目,也恍如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汪印的心血和功劳不应被抹杀,更不应因为皇上的忌惮而被抹杀。

  是以,汪印要保住,护国公应当伸以援手。

  这是报恩,偿还汪夫人的恩情;也是报国,为国朝保住一个不可得多的栋梁之才。

  思绪良久,他对楚氏说道:“夫人,我会答应汪夫人的请求,但此事须得从长计议,现在急不来。”

  事情太重大了,几千士兵的死伤、虞诞芝身死、虞家遭遇灭门,汪印已经身临绝境,想要度过这一个死关实在太难。

  尽人事听天命了。

  楚氏了然点点头,目光温润略带忧虑,叮嘱道:“相公一切自当心。”

  报恩报国,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护国公府便是有再大的势力,又能与皇上相抗几分

  总归,护国功夫也有护国公府要做的,至于功过,千秋定会有评说。

  楚氏离开之后,汤源唤来了自己的儿子汤仁,吩咐道:“现在朝局危急,你且去将有关大雍朝、雁西道的消息汇总,我有要用。”

  “是,父亲。”汤仁这样答道,很快便吩咐属下去办事了。

  待他知道汤源打算做什么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个行事低调在朝中并不显的护国公世子,几乎要挠头凌乱了,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父亲:“父亲,兹事体大,我们真的要这么做吗万一,万一……”

  他快要站都站不稳了好吗父亲这么做,万一要是事露了,那么……汤仁顿时觉得脖子有点凉。

  汤源温和笑了笑,目光慈祥地看着汤仁,笑眯眯道:“没有万一,不能事露,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为父相信你。”

  “……”汤仁无语望天,可是我不相信自己啊!

  汤源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依旧无比慈爱:“好消息是,你现在还有时间,可以作安排筹措,不过时间也不多了。”

  虞诞芝身死、虞家被灭门,这样重大的事情,是怎么都瞒不住的。

  届时,京兆乃至国朝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浪

  谁知道呢。

  汤源的笑容隐去,取而代之的是说不出的凝重。

  在齐瞻竹和汤源在做决定的时候,足以让朝堂震荡的消息终于送到了永昭帝跟前。

  雁西卫和岭南道的急报,几乎同时到达御前。

  兵部录事拆开这两封急报的时候,立刻脸色泛白,嘴唇也哆嗦起来,吓得一屁股摔坐在地上。

  出大事了,惊天大事!

  兵部录事丝毫不敢耽搁,用了平生最快的速度将这封书信交给了尚书窦大用。

  此刻,窦大用立在紫宸殿中,努力维持镇定,等待着永昭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