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轻重(1/2)
第66章轻重

  引起京兆动荡的平淮署一事,在永昭帝回京之后,便迅速落下了帷幕。

  永昭帝下令,将平淮署令薛兆荪处死,并且抄其家族,男丁入牢狱,妇孺皆流放;

  太府寺有失察之罪,太府正卿曹衡尺,少卿姚文则等一众官员皆罚半年俸禄,三年不得升等第;

  同时,将此事昭告朝z文武百官,让百官引以为戒,杜绝贪渎之事。

  至于牵涉在其中的永乐侯府和卫家,永昭帝也有相应的处罚。

  宣政殿上,永昭帝当中训斥永乐侯府教女无方,因此为国朝招致祸害。

  随后,下令将永乐侯府爵位降为永乐候伯府,还令永乐候伯齐玉成让贤,将爵位交给永乐候伯次子齐临继承。

  至于卫家,则是没收所有从平淮署中的收益,令齐俶告老还乡反省自过,三年内不得进入京兆;将卫闻礼下狱,令卫家三代皆不能出仕为官;

  对这样的结果,朝官们早有所预料,永乐侯府和卫家如何遭受打击,他们其实并不太关心了。

  他们关心的是两位殿下,牵涉其中的太子殿下和五殿下,最后会怎么样

  对这两位皇子的处罚,永昭帝处理得也很简单,那就是一轻一重。

  轻的,是太子府。

  皇上只说太子受奸人蒙蔽,不再担任监国诸事,责令太子多加学习政务,还令太子妃进宫跟随皇后娘娘学习贤德之术。

  重的,自然就是五皇子府。

  永昭帝令左翊卫押着齐氏回府之后,昭说齐氏无贤德,品性才能不足为五皇子妃,故夺之,令齐氏大归永乐伯府,另择贤者为五皇子妃。

  五皇子,则被禁足三月,无皇令不得出府,训五皇子府长史许炼“不能匡正皇子,无劳无功”,将其贬出京兆,委派了另外的长史人选。

  皇上这些旨意一一具下,百官嘴里应着皇上圣明,心里却思虑泛络。

  皇上这些处罚,明显是有轻有重,孰轻孰重,一眼可见。

  虽然朝官觉得平淮署的事扑朔迷离,不管是太子府还是五皇子府,都无法彻底洗清嫌疑。

  但是皇上下了这些旨意,很明显就相信这事是五皇子府所为,而倾向了太子就是无辜这一边。

  看来,皇上还是很看重太子。——想到这里,朝官对太子的地位有了更明确的判断。

  就算太子犯了大错,地位还是相当稳固。

  接到这些旨意后,郑繁颓然地倒在地上,双眼瞪得大大的,怎么都无法相信这是最后结果。

  明明齐氏已经招认了一切,明明他一直在大祭路上,父皇怎么还将他禁足

  三个月的时间不长,但禁足这个命令本身就足以让人畏惧。

  细想来,之前那些被幽禁的皇子,基本都是从禁足开始的。

  父皇……父皇怎么会如此对待他呢

  皇贵妃范氏也被这个消息吓到了,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身子颤抖着,看起来更加弱不禁风。

  怎么会是这样呢她明明为皇儿筹谋了,怎么最后是被禁足的结果

  范氏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最终咬了咬牙,下令道:“将那个人唤来!她不是说这是良策吗本宫倒要听她如何解释!”

  她的大姑姑回雁很快就听令离开了,一会儿她便匆匆回来了,且面色大骇地说道:“娘娘,那个人……那个人死了!”

  范氏猛地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死了,那个人死了在这个时候、死得如此突然

  一时间,范氏脑中涌现了种种画面:那个人是怎么对她说的,那个人是怎么分析皇上不喜勋贵的,那个人是如何说永乐侯府会拖累五皇子府的……

  她相信了,才匆匆唤来自己的孩儿,让他想办法脱离与永乐侯府的关系。

  她做到了那个人所说的,可是她的皇儿被禁足了!她曾称赞不已的五皇子妃大归了!

  到了这时,范氏已完全明白了:她被蒙骗了!被一直相信的人蒙骗了!

  她忍不住伏在了案桌上,低低哭泣了起来,嘴里喃喃道:“皇儿,是母妃……是母妃害了你啊!”

  可是,那个人死了,她恨都没有处去恨,更不可能为皇儿讨回公道了!

  对这些处罚感到松一口气的,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