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1/3)
时光进入到了七月,这个流火的季节里面,李枭的书房却非常凉爽。地上放着两个巨大的铜盆,里面乘着条冰。两台电风扇对着铜盆猛吹。

  李枭舒服的享用着简版空调,没办法,现在还造不出空调主机来。

  以前李枭不太愿意承认血统这回事情,没有理由老子干得好,儿子也必然干得好。就好像长平之战的赵括,他老子赵奢可是赫赫有名的大将。

  不过在事实面前,李枭不得不甘拜下风。

  徐光启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几何原本》《农政全书》《崇祯历书》《考工记解》都出自他的手笔。当初他老人家病逝的时候,李枭让李休代替他去吊唁。顺道,看看徐家有没有可造之材。

  结果李休还真忽悠回来两个,徐光启的孙子徐尔觉和徐尔默。不得不承认,基因的作用是强大的。李枭只是教给两个人,最基本的左手定理和右手定理。并且把自己的串联并联知识告诉了他们,这两个家伙就在八年间,鼓捣出来许多科技成果。

  因为大明有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蒸汽机技术,火力发电机组被最先弄出来。现在锦州,京城,还有济南各建了两座。这三个城市的居民,也就成为了这个世界上首批用上电的人。当然,用电最多的还是工厂。

  棉纺厂的工人们,再也不用在油灯或者蜡烛下干活。一连串的白炽灯,把车间照得一片雪亮。以前夜班的次品率很高,现在已经降到和白天差不多的程度。

  听说在郑家的资助下,徐家兄弟正在研究水力发电机组。据说已经颇具雏形,目前正在一些小河上投入实验。

  郑芝龙现在每天躺着赚钱,见人就笑呵呵。郑家人也都纷纷称赞,这位郑家族长当初的英明决策。如果不是郑芝龙果断交出大海,这种好事儿怎么轮到郑家头上。

  当然,李枭也乐得见到郑家赚钱。虽说郑家每月赚电费赚到手抽筋儿,可郑家是要照章纳税的。再说,郑家的买卖里面有户部的股份。每年,户部都能从郑家的收益里面获得不错的分成。

  大明如今的财政算不上宽裕,也就是够花而已。这笔电款,是艾虎生手里不多的机动资金。

  和李枭某一次谈话之后,徐尔觉脑子里面忽然灵光闪现。回家和徐尔默研究了几个月之后,电报这东西就诞生了。于是大明国的路边上,纷纷架起了电线杆子。现在,李枭每天都能收到浙江和广州的电报。

  在庆功宴上,李枭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有线的电报太麻烦,这哥俩就一头扎进实验室里面。李枭觉得,自己过些年有可能用上无线电。谁知道呢,反正自己不管研制。要充分发挥这二位的聪明才智!

  “老弟!成不成给的准话啊!”郑芝龙看到李枭发癔症有些慌急,生怕这生意黄了。

  多好的投资人啊!郑志龙准备在天津、西安、还有郑州兴建发电厂,不用户部投一文钱,只要户部给批文即可。他们郑家愿意负担全部费用!

  李枭很乐意送这个人情,只是分成变成了对半分。郑家需要将更多收益上缴国库,虽说这比原先的四六多了一成。钱往兜里揣都愿意,钱往外流都心疼,得充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行。

  “老哥!这事情也不是不行,只是这分成得重新厘定。”李枭点了一根烟,慢悠悠的抽着。

  “老弟!当初咱们可是说好了的,我交出海上利益,你让我们郑家搞电之后一行。以前是四六分,户部啥也不管一年就拿走四成。而且我们郑家还得缴税!你打听打听,以前俺们郑家啥时候缴过税款。知道现在是新朝了,所以我们也照着规矩办。看在森儿的面上,你可不能坑我们郑家。”听说分成要变一下,郑芝龙不乐意了。

  “户部也难,要出钱办学校。还有出钱办医院,修路要钱,修铁路还要钱。上半年我去西边打了一仗,蒙古人没打死多少。可扒拉一下算盘,他娘的军费花出去几十万银币。

  今年陕西又闹回鹘人,把个好端端的关中祸害得不成样子。这灾后重建,又或者从别的地方迁徙人口,还不都得钱。艾虎生说了,下一个财年财政的压力很大。

  你带个头儿,毕竟大家好了,咱们的小家才会好嘛!”李枭一声不吭的打起了官腔儿。

  “可四六分账已经很高了,我们得承担全部的前期投入,还得铺设管线……!”郑芝龙有些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